统计
  • 文章总数:2508 篇
  • 评论总数:2803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3天前

教材中的阶级分流设计

本文阅读需要 27 分钟
首页 观点 正文

本文分为三节,第一节谈中学教材的“防自学设计”,这点知乎上有很多批评;第二节谈大学教材,或者说大学教育中的“阶级分流”设计;第三节谈中小学教育的重复,这点和阶级分流无关,附带于此讨论,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观点,实在写累了,就这样吧。

一、中学教材“防自学设计”

中学教材的“防自学设计”在知乎上有很多讨论了,这点真是本人切身感受过的弊端,绝对是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中学教材的“防自学设计”表现为两点:1.教材基础内容表述不完整;2.教材没有考试必考的内容。

第一点,教材中已有的内容章节,却表述异常简略,只有干巴巴难以下咽的内容,只见树干,不见树叶。这些内容往往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补充,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必须要跟着教师走,否则根本学不懂,会错过大量重要信息。大家肯定都有体会,比如语文课学一篇《左传》中的古文,教材只有原文和注释,但是老师上课会给你补充作者生平、成书背景、文章主旨、段落划分、内容反思、名家点评等内容,试问,这些内容为什么就不能印教材上?

可能会有人来反驳说:1.教材要简明,避免冗杂;2.不写明是为了让学生自主思考;3.这些内容教辅书和练习题上有,学生可以自己找来学。首先,简明的基础是把话讲明白,教材过简,导致学生必须通过题海战术才能补充必要知识,这还简单吗?其次,中小学灌输的都是一套知识,说“鼓励你独立思考”未免有点惺惺作态了,要真搞一堆“创新”的见解,反而成当局眼中的异教徒了。最后,这些内容官方出的卷子必考,官方的教材却没有,这就不正常了。学生当然可以找教辅补充,但其中存在信息差和经济负担,正是本文所说的“阶级分流”设计。

第二点,教材和考试几乎是两张面孔,教材只教你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题目,但是考试却特别困难。考试当然不能太简单,这样就没有区分度了,反而不公平。所以试卷有基础题目、一般题目、困难题目,这点很好。那为什么教材不能也有区分度呢?教材完全可以编厚一些,把考试要用到的必要知识全部写明白,其中有简单的,也有困难的。出于受众面和精力考虑,一些特别难的内容,课堂可以不讲,但是教材一定要写明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知道如何学习这些内容。教材应当追求“100%把知识写明白”,但绝对不应该追求“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明白”,更不应该追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完”。学生基础、能力、勤奋程度不同,让所有学生“100%搞懂教材”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大学生一门课能学懂80%已经很不容易了,却要求中小学生把教材完全搞懂。

这点在数学这类科目方面最为明显,也最能发挥“阶级分流”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对高中数学教材滚瓜烂熟,但仅限于此,他数学可能60分都考不到。高考数学有两大压轴题,圆锥曲线和导数,这两道题题目难度特别高。教材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讲解,教师为照顾一般学生也不讲,自学只能是无头苍蝇乱撞了。资源好的中学有能力教学生这种压轴题目,但是广大县城中学教师都未必能搞懂。这里的可怕之处,落后地区的学生即便想自学,却也没有自学的指导。也就是说,一个非常刻苦的学生,吃透教材能考60分,通过上课和题海战术能考120分,剩下的30分虽然不多,却是一个关键。这30分必须利用高阶知识,条件好的人可以轻松获得,比如学校有教竞赛的老师,或者家教请个名校数学专业研究生,还怕搞不懂吗?但是对于缺乏资源的普通中学来说,学生想获得这30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十分高昂。

有人可能会说,这没办法,社会有贫有富。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轻松解决,这种困难题目无外乎两个目的:1.区分度,选拔优秀学生;2.鼓励学生多深入学习。解决办法很简单,多编几本教材就行。既然出题了,说明希望让学生学会,但是为什么不编教材教学生呢?这种教材厚点,甚至编个七八册都没问题,而且完全不必印发给每个人。但必须直接在基础教材页面上写明,“还有一些高阶知识和困难题目,这里不宜展开,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XXX学习。”或者你直接说可以通过哪本大学数学教材的哪些章节学习也行,不提供学习路径,就是在人为设置信息门槛,阻碍人学习。

【大学教材鼓励自学】

对比一下大学教材,中学教材的“防自学设计”十分明显。固然编得不好的大学教材常遭诟病,但大家应该不会否认,大学教材本质上还是自学导向的。大学教材比较厚,但会尽量把内容讲明白,而且很多都会有“拓展阅读”部分,推荐一些论文、专著、网络资源。个人体验,大学很多文科专业课,听课完全不如自己去看教材。

【我的建议】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意识到问题。首先要能够普遍认识到教材的“防自学设计”,学生学不会不一定是自己的错,不必自暴自弃,家长不必说孩子不是学习的料。网络资源是对抗教材的“防自学设计”的一大利器,我之前回答有提到过:为什么现在小县城的孩子越来越学不过大城市的孩子?

关键在于利用互联网。不同于十年前,如今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农村地区、偏远山区也都能轻易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上有极其丰富且公开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任何人都能接触全国重点中学的网课,乃至全球各顶尖大学的公开课。诚然,同等情况下,城里孩子会更擅长利用网络,但是如果乡村学生不主动学习互联网,只会被甩得更远。互联网可以大大弥补城乡教育落差,个别天资聪慧的学生,甚至能借助互联网碾压老师。
但是现在县乡教育,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失去了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学习,有两大疑问,一是如何利用,二是如何防沉迷。
首先,县乡教育应当着力培养互联网教育体系,集中培训教师的信息检索能力。先让老师学会,再传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互联网学习方案。比如,教会学生一些主要网络平台的特点和丰富的资源网站。告诉学生百度知道的回答是怎么来的,百家号的内容不可全信,有没有更好的搜索引擎,如何利用AI技术。学语文,查字典可以上汉典,古诗可以上搜韵,古代典籍可以去国学大师、CTEXT看全文。对什么领域感兴趣,可以去豆瓣搜相关书籍,或者去MOOC看大学公开课,B站也有很多优质资源。告诉学生有哪些比较好的教材网站,网课APP,以及知乎也有丰富的中小学学习资源,不懂还可以来提问。学英语,B站有哪些很好的英语网课和博主,音标不会可以看哪些视频,词典可以查有道词典,也可以查剑桥、韦伯等英文词典,平常也可以去China Daily和Six Tone读一些英文文章,还可以给电脑安个查词插件。听力TED是不错的资源,可以用每日英语听力、可可英语等app,有什么推荐的美剧以及美剧网站。英语作文可以用linggle查词汇搭配,写好可以用微软爱写作进行自动批改。以上这些,对学习极为重要之方面,可惜在教育中是缺席的。互联网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的视野只局限在贫瘠的课本与落后的师资里。诚然,会有一些聪明学生主动搜索去了解这些,但大部分人需要引路人。
其次,互联网充满诱惑,要建立相应的防沉迷体制。学生在家的时候就算了,没必要,也防不住。在学校的时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防沉迷,比如电脑给出一个导航网站,里面列了一大堆学习资源网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浏览。但是无法访问此外的网站,只能登录这些学习网站。所以我建议学校最好给每个人配个电脑,最次也要保证有一个公共机房,在校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尤其是晚自习的时候,更适合自主学习。除了学习网站外,学生无法登录别的网站。
上过大学的都知道网络资源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这些人编教材的时候也会利用很多网络资源。但是他们编出的教材,却不给你推荐网络资源。比如英语学习,靠那干巴巴的课本能学好英语吗?英语教材上介绍一下学英语的网络资源,也就一两页的内容,但这么极其有帮助的内容,教材就是不告诉你。有人可能反驳说学生可以自己搜,但这需要自觉性,而且时间会滞后很多。而且,即便考虑到学生上网时间很少,那么教材推荐一些双语读物完全不过分吧。给学生推荐一些双语读物,对于教材和高知家庭来说轻而易举,但对于普通家庭却很困难。市面上一般的书不设置拓展阅读部分,完全没问题,都是个人主动选的。但是义务教育具有垄断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这些内容,如果教材不设置拓展阅读、介绍网络资源,学生不易进一步学习。垄断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却只提供少量低质量的学习资源,又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上网,把学生隔离于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外。

二、大学教材“阶级分流”设计

大学教材鼓励自学,它的“阶级分流”设计不在于内容,而是体现在种类上。教育并非只是让人学什么诗词歌赋和物理化学,让人变得道德高尚和多才多艺。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社会化”,教育要把一个人培养成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人,传授其基本的社会知识。如果一个人毕业后,却发现很多最基本的社会知识都不了解,那就是“社会化”的失败。中国的教育体系在“社会化”方面存在缺陷,经过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人,离“社会人”还有不少距离,这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公民精神的缺失

这里说“公民精神”并不是西方那套,而是这个国家法律中明确写着、官方承认的那些内容。比如工人的劳动所得,这是工人自己劳动换来的成果,大家都应该有这个意识。但是现实中呢,仍有很多人认为老板养活了工人、工人全靠老板发钱,本来是平等的雇佣关系,但是却在人格上承认那些“金主爸爸”高他们一等。再如“纳税人意识”,现代政府都承认,纳税是公民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是纳税人的管家。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发自内心地把官员当作“青天大老爷”,意识不到自己的纳税人权利。就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设计而言,有多少民众能区分国家、政府、政党、人大、法院、检察院等主体呢,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还算不上公民精神缺失吗?

公民精神缺失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点在互联网讨论中尤为凸显。经过地狱级教育体系磨炼的人,结果在网上发表的就是下面这种无逻辑言论:

敌人反对,表明我们做对了。(以后每逢你想反驳别人,就给别人竖个大拇指吧,他做得对)
ip论事。(这种言论仿佛想不明白ip属地在哪里,不代表这个人就是那里土生土长的人)
他怎么不找别人的事,说明你也有问题。(仍有很多人坚持的受害者有罪论)
人云亦云,不考察信息来源。(比如姜萍事件刚爆火时,网上大量评论说“阿里达摩院看到结果后也不相信,专门线下给姜萍当面出题验证”,我看了官方信息,完全没提到这点,但是网上很多人这样说,后来也被达摩院辟谣了。)
(2)实用知识的缺失

有很多个人生活必知的社会知识,我们的教育却不教这些。这里说的不是系鞋带、使用手机这种知识,而是像社保、法律、纳税、征信这类和个人息息相关的知识。比如公积金是什么,对个人有什么用,使用医疗保险的流程是什么,可以在哪些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工作涉及劳动法,这对于劳动者十分重要,但是教育只会告诉你“树立平等择业观”,却不谈这些。不是每个人都会打官司,但是有法律常识很必要,比如诉讼流程是什么、不同类型案件对应什么法律、公检法有什么区别,法律无罪推定原则、刑法不得溯及既往、两审终审制,法律方面的信息可以去哪些网站查询。再如税收方面,人人都在纳税,消费的商品中都含有增值税。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却认为自己不是纳税人,只有高收入人群才纳税,也不清楚增值税、营业税的区别,教育也不普及交税流程和相关信息网站。档案很重要,但是教育也不教我们档案的保管、流转流程,不太清楚具体什么内容放入档案,以前有报道过个人拆开档案的新闻,很多社会知识只能靠新闻案例来补习。

以上所举这些,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对个人利益有很大影响的知识,教育却不普及,很多人只能在社会摸爬滚打和新闻报道中学会。教育会提到一些,比如思政课,但浅而碎,远达不到该有的程度。这些知识应当在教育阶段以系统的方式传授,讲清楚含义和利害,并告诉具体操作方法。普法不应当仅是举一些违法案例,告诉你要遵纪守法就完了,而是告诉你我国有哪些法律,法律有哪些原则,诉讼流程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法律知识。

这些知识应该编写相关的实用教材,在学生未工作前普及,不限于相关专业学生,而是给每个学生普及。有人可能反驳说,教育不可能什么都教,负担太重,大学不是义务教育,需要自己探索,教会专业课就行。诚然大学是自主学习阶段,但是目前的“非专业必修课”可一点不少,试问大学生,你是觉得那些思政课、军理课、心理健康课对个人有用,还是上面这些实用知识有帮助呢?

缺乏这些知识,很容易在社会上踩坑,有钱人可以规避风险,普通人则会被忽悠。大学教育缺失了一部分内容,导致毕业后的人缺乏很多基本的社会知识,强化了阶级分流作用。

三、浪费生命的重复

中小学学习的重复强度特别高,比如一个汉字抄20遍,一首诗背100遍,一条历史知识记200遍。特别是刷题,做了一套又一套卷子,高中三年,英语改错题可能就做了300道。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教育太重视“精确性”了。这个危害有两点:1、浪费学生大量时间,学不到多少知识;2.考试无法真正考察学生知识水平。

学习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广”远比“准”重要。二年级小学生背会九九口诀表,简单训练几道题就行了,10道能做对7道就足矣。很多知识在成长过程会逐渐训练,他现在做乘法题偶尔出错完全没问题,之后的时间他还会反复用到这些知识,逐渐变得熟练,比如他到六年级就不会再算错乘法。但是现在要求二年级学生刚学完九九口诀表后,就要做几百道3×7=?这类题目,追求考试能准确无误,实则浪费了大量时间。

高中学习语文的时间(上课+加反复刷题和考试),其实就是在浪费青春,这些时间足以让一个高中生学完高中语文教材后,并自学完大学中文系本科教材。也就是说,同样的时间,一个高中生本可以获得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水平(最低基础),结果却只学了高中语文这一丁点东西。这点还真不夸张,假设大学20本教材+10本专著作为基础水平,相当于高中一年学10本书,想象高中那个语文课和早晚自习的大量时间,完全能学完10本书。

高中生必须天天背那些必背古诗文,考试一个字都不能写错,这是一种“苛责”。人本来就会遗忘,记错一点没什么问题。应该用这些时间去学习新的内容,去多读一些诗词,收获远比死背这些强。我不反对背,而是反对要求100%记住。再如英语,高中要刷大量的英语题,像完形填空、改错这种题目,你刷上1000道题英语水平能提升多少呢?有这时间,多读读英语文章,看看英语视频,可能你的水平都能过大学六级了。

现实生活中,成年人都遗忘了绝大部分以前学的知识,但是我们照样正常生活,为什么要求中小学生一定要准确记住。即便学术研究中,都是查阅资料,广泛搜集,找到有用信息再细心分析,一些基础知识遗忘照样没关系。

按照“准”来考察,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一定有高中生记那些必背古诗文准确,难道前者的诗词储备弱于高中生吗?英语同理,过六级的大学生回头做高考题,不一定有高中生做得好。如果把部分题目改成选做题,扩大考察范围,同时降低对准确性的要求,这样学生必需多学一些,但不必花很大力气重复,收获更大。比如教材选200首诗词作为必考内容,考试10选7做对即满分,题目是四选一的选择题,接上下句或者内容理解。这样学生可学习更多的内容,又不必死记硬背就能选对。数量加大,也可以像准确性一样有区分作用。小学教育不用考虑区分度就更简单了,像加减乘除这种计算题,改成10道必做,做对7道即满分,这才是真正的减负。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