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探究世界和自我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苏格拉底。
今天翻到讲美国精英教育的书,提到真正的精英教育中的文化价值三点:抱负,眼界,情怀。读来深感认同。
成为“精英”的基本前提是对与自己个人直接利益无关的问题产生兴趣和关心。而所谓求真的精神,从来都是知识精英的本质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观和精英教育无关。
正如书中所言,我们过去的中式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知识”、对权威绝对依赖和服从的优秀绵羊,老师们唯恐学生“不会”,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熟练”,所以习惯于“微观管理”学习,即所谓的“抓落实”。学生熟练掌握了那些“已知”,这才叫“学会了”,对学生的最高褒奖是“学得扎实”。至于他们能否举一反三,能否质疑既定结论,则是次要的,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质疑和挑战精神和探究能力。
但精英教育强调的正是探究、发现、批判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相对于中国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这种求真的教育观更加进取。其核心在于不仅要掌握已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未知,即探究我们现在仍未解决的问题。它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更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美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会使用体验学习、发现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研究等教学方法,其核心正是探究。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而不是“正确”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往往不拘一格,给学生相当大的选择、思考、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所以要造就真正的精英最根本的教育方式的改变。欣慰的是,从双减开始,这次国家的教育改革确实已经开始重视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绵延了千年的科举思维,这次的教育改革肯定无法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大的顶层设计下逐步稳步的推进,其实已经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的希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愿我们国家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