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拆成两半说......
前一半是中国孩子很累,当年我也很累,我从高一开始,每周只有三个半小时的短暂休息时间,让大家出去好好洗个澡,每个月只有一天半的假期,让住校同学回家拿换洗衣服,住校同学每天5点半起床,6点上第一节早自习,7点早饭,7点45上第一节课,上午5节课,下午4节课,其中下午1-2节自习课,晚上6点有一节晚课,时长1小时,是最痛苦的一小时,然后后面是三节晚自习,前两节50分钟,最后一节1小时,自习课基本都是写作业的,每天晚上10点放学,周日下午3点上完下午的两节课后,放大家出去洗澡买东西,6点半回来继续上晚自习,每月1天半的假期是周六上午上完5节课,中午12点半放学,校门口堵满了回各个镇的公交车,专门接学生的,然后周日晚上还是6点半回来上晚自习,这应该是我们小地方的考生都经历过的事情,你要是问我,我希不希望孩子也这么累,我当然不希望,我儿子马上要上小学,9年后就要面对五五分流,一半学生上高中,一半学生上职高,他同年广东省生了124万孩子,其中广州市就要24万,他面临的竞争可能比我还要激烈......
后一半是中国的科学成果不如欧美,这确实是事实,我所在的领域确实是欧美领先一些,算法、软件、仪器、理念很多也都是欧美和日本人提出来的或者研发出来的,但是,这种差距正在显著的缩小,我2005年上大学,985高校,冷门专业,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很多上课的老师都是行业内顶级的专家,以我这18年的所见所闻,我们的差距确实在不停的缩小,现在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内容、尤其是优青、杰青的研究内容,还有科技部的重点研发计划,都是瞄准最前沿领域的,大家有空可以把科技部10年或者20年前的指南翻出来,和现行的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比比,看看是不是进步了很多,资助的钱和项目也多了不少,比如我最近也在申报项目,登录广东省科技厅的网站,看到的其他领域的各个重点研发项目的指南,基本都是瞄准国际领先水平来做的,解决的也都是卡脖子的问题,看其他单位很多领域的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成果,确实还是很令人欣喜的,比如西工大的仿生蝠鲼,仿鸟飞行器,微小卫星等等,那个微小卫星是随着空间站上天的,然后从空间站上分离,那张照片是我国的宇航员拍的,大家说这些东西,算不算科研成果?全世界能在这么多领域同时投钱做研发的国家,似乎真不多呢......
但是这两个事实之间,关联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东亚的孩子都很累,韩国日本都一样,因为当前东亚地区的发展水平就在这,都是靠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起家,日本起始于50-60年代,韩国是在70年代后,中国是在80年代后,当前东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在这里,也就是僧多肉少,我们国家还没有完成产业升级,国内大部分产业还不足以形成芯片、飞机、软件等等那种高额的收益,很多代工的利润也都是百分之几,所以,在这个大的发展环境下,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岗位几乎没有,那就只能大家都去卷......
所以为啥我们拼了命也要搞出自己的5G、大飞机、芯片,就是为了在高端产业里切下一块蛋糕来,这就是断了欧美的财路,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就是当前东西方冲突的根本原因,蛋糕就这么大,我们吃了欧美就没得吃,欧美没得吃了,他们也得卷起来,其实我们经历过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比如日本的产业工人50-60年代拿着30美元的工资进厂打螺丝,美国100年前的产业工人照样996,而且20世纪初美国是可以雇用童工的,家长送孩子去工厂之后自己也要上班,下班了再去孩子的工厂接孩子......
所以大家扪心自问一下,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厂卷,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教室里卷......
没有任何一个富裕国家是从来就富的,都是有一个从穷到富的过程,我们也一样,这是历史规律,我们也走在从穷到富的路上......
至于科学成果,这个东西最直接相关其实是经济基础,科技成果是要靠钱堆出来的,而科技成果的产出,是带着经济发展的惯性的......
我列举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医学奖,这几个奖是相对客观的奖项,目前来看, 基本是让人信服的,基本都是极大推动科学进步的奖项,过去10-20年的获奖内容,可能我们现在每天的实验中都能用到相关的技术或者设备,至于和平奖现在就是一坨屎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诺奖早期的获奖者,基本都在欧洲,因为这个往前推算几十年,欧洲那个时候是世界上最富裕生产力最强的地区,大家看看1870-1900年的史料,欧洲人在干啥,完善电磁理论,发现光电效应、X射线,发明无线电报,大清在干啥,不说科学创新了,连最基本的工业框架都八字没一撇呢吧,天天挨揍呢......
大家看看早期的诺奖,基本都在欧洲,和美国没啥关系,当时世界的科研中心就是在欧洲,美国虽然在19世界末期经济体量赶上来了,但是科研还是追赶者的姿态......
大家再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情况,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吃得盆满钵满,欧洲打成了一堆烂砖瓦,大家再看诺奖的获奖情况,美国是不是慢慢的就拿了越来越多的奖,这个就是因为美国从1940年代起就有大把的钱投入到当时的科研工作中去,然后慢慢的出成果......
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有正规的大学教育才多少年,京师大学堂也不过120多年,而且早期还不是做纯理论研究的,建国以后发展了正规的大学教育,196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也就是30万人,哪有那么多人去做研究,然后1966年起打断了10年,1977年恢复高考才算是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1977到2023也不过46年而已,1977年中国的GDP是多少,3300亿人民币(约1907亿美元),同年美国是20800亿美元,中国的GDP是美国的约9.16%,你拿什么钱发展科研?修路不要钱吗,发工资不要钱吗,修宝钢不要钱吗,买进口设备不要钱吗?
中国真正开始培养科研的理论人才也没多少年,1983年,18人被授予博士学位,这是新中国首批培养的博士,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家领导人参加的......
大家算算,1983年到今天,才仅仅40年而已啊......
大家知道美国到今天培养了多少名博士吗,342万,同时在以每年7万的数量增加......
大家知道新中国培养了多少博士吗,我大概是第50多万名,现在教育部统计的1983年以来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是94.5万,预计今年夏天肯定会突破100万人......
所以别什么东西都往体制上联系,仿佛今天改了社会体制明天就能进入发达国家了,今天改了教育体制明天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喷涌而出了,东欧和苏联改了体制,经历了休克疗法,然后呢,国家变成了寡头的,底层的民众,还是穷人,大家去欧洲看看,菜市场里卖菜的、建筑工地的力工、屠宰厂的工人,木材厂的工人、红灯区的妓女,是不是都是原来中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的......
上知乎的有一个算一个,要是真有一天变天了,生活水平能提高的,不足1%,剩下的全是过得越来越惨的,因为现在知乎上99%的读者不掌握生产资料,万一哪天变了天,没有生产资料的你,生活水平都比不上深山里种地的农民......
谁都被扯什么谁家里有多少套房子,房子那是生活资料,真的天下大乱的时候,房子管蛋用,要有价值或者能创制价值的东西才能让你活下去,比如黄金、农具、种子,纸币都特么是废纸,不管大家是不是认同makesi主义理论,但是其中的经济学部分是完全没错的,大家可以回顾回顾,什么是生产力、生产资料、资本、生产关系……
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在于穷,什么时候我们真的有钱了,强大了,不怕别人抢了,甚至能抢别人了,芯片企业干死ASML、三星、台积电,中国商飞干死波音空客,全世界80% 的船都是中船重工造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能源领域一呼百应,北汽、上汽、广汽、比亚迪能把中国车卖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能用低廉的价格买到世界各地的矿产资源和能源,那个时候,中国的孩子自然就不用卷了,中国的科研天天出成果......
还有一个比较大问题,分配,不细说……
其实现在清华、北大、中科院的一些大实验室,已经开始做出了一些诺奖水平的成果了,大家看看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科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