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508 篇
  • 评论总数:2804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4天前

罕见!央媒人民日报联合怒批,20人考察团遭讽刺,基层演戏该停了

本文阅读需要 7 分钟
首页 资讯 正文

近日,《人民日报》梳理了一批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其中有一起为20人的调研团携带了50多人进行陪同,提前个把月告知调研路线,一天走访十来个地方,把调研变成了一起声势浩大的演出。

如此形式主义的调研到底意义何在?

一、20人调研50人陪同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这个调研团的成员共有20人下基层,但是在各部门零零总总共安排了50多人进行陪同调研,六七辆中巴车每天要去七八个地方“调研”。

一路声势浩大的调研团队,相比调研,更像是假借调研之名去看各地风光。

不仅如此,这次调研还提前公布了路线。调研队伍去的每一个地方,当地都提前一个月接收到了通知,并且这一个月都在为调研团队的到来做准备。

每一个落脚点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村里所有的风光工作都围绕着调研路线精心准备,但调研以外的地方就无人在意。

在调研的必经之路上,房屋和墙壁全部重新粉刷了一遍,一些村里能拿出手的标志性物件全部被挪到了调研的主干道上,就是为了确保调研团队能够看到村里的“风光”。

为了将调研的结果做到最好,村里还提前对所有的村民进行了培训,确保面临突然的询问能给出最佳的回答。

试问,这样精心安排好的调研还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结果呢?调研报告里无非是写尽了表演出来的“幸福生活”,但真正需要被注意到的问题全部被这场排练好的演出所掩盖。

毫不客气地说,这根本不是调研的本质,正如《人民日报》所说,这就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

《人民日报》的文章一经发出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这种不具备任何实质的调研形式毫无疑问被网友吐槽。

网友们纷纷表示“人民日报知道的太多了”、“总算是发现了存在已久的问题”,可见这种形式主义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一直被视而不见。

二、人民子弟兵泡在水里听领导训话

这种形式主义的事情可不止调研这一件,早在很久以前就流传一则视频:身着一尘不染的白衬衫的领导正站在岸上拿着喇叭训话,而他们训话的对象是即将要去抗洪救灾的人民子弟兵。

衣冠楚楚的领导和泡在污水里的人民子弟兵让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无比诙谐。领导讲完两句话会适当配合几秒钟的停顿,等着大家拍手叫好,为他的演讲欢呼。

在险情危机面前,似乎心里还是只有自己的演讲够不够威风,丝毫不在意他耽误的这点时间可能会导致更多人命丧黄泉。

这则视频因为不久前的河北涿州抗洪被网友们翻了出来,再一次将形式主义的问题呈现在了广大群众的眼前,形式主义显然是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应该予以重视,矫正这股子歪风邪气。

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前有领导不顾群众死活发表演讲,后有声势浩大的演出式调研,中央早已明确反对形式主义,为什么还会存在如此乱象?

诸如《人民日报》披露的那样,一些调研团队已经陷入了一种病态的规模攀比,陪同人员甚至比调研人员的数量还要多,将一天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最好是一天走访十个地方。这种高密度的走访下无疑会十分浅显,根本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地方的实情。

在调研结束后的调研汇报上,20个调研成员每个人都要讲上几句,内容敷衍且重复,最后再用大量的文件进行堆叠,以此整合为调研报告,得出一个完全与事实不符合的调研结果。

更有甚者,调研根本不进行走访,只靠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现有材料的堆叠和地方部门的层层上报,就能出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这种调研更加无法获取实情,反倒是会加重地方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

调研作为了解民生民情的重要手段理应被重视,调研形式的存在应该是为了调研的本质而生,形式不可脱离内容而单独存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

面对形式主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思考其是否求真务实,确保调研活动的正确展开,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只有规避了形式主义,调研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效。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V注册会员 L评论等级
R1 条回复
  1. 弄得曹洪 :
    2023-08-22     Win 10 /    Chrome

    形式主义害死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