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把核心观点摆出来:现在之所以很多男性在男女关系中变成了“沸羊羊”,原因就是在信息时代里,真诚变成了一件可笑的事情。
要知道,男女交往的逻辑,在农业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是两套完全不一样逻辑。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的一句关于男生追女生的话,叫做“烈女怕缠郎”。
大概意思就是说,无论女方一开始有多不喜欢你,甚至是厌恶你,但只要你愿意下狠功夫去死缠着她,那么总有一天她会被你的真诚所打动,然后对你产生好感,同意和你在一起。
更具像化一点的场景,就是天龙八部里面段誉对王语嫣死缠烂打,最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王语嫣离开了最爱的表哥慕容复,死心塌地的和自己在一起。
这一套男追女的逻辑在农业时代里是行得通的,因为在信息不发达的农业时代,一个适龄的女性能接触到的男性,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比如说,法外狂徒张三生活在农业时代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喜欢的姑娘叫小芳,那么他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估计也就是隔壁左右的王铁柱和李狗蛋,最多再加一个村东头的王麻子。
在这种情况下,法外狂徒张三展开了对小芳的死缠烂打,就算一开始小芳并不怎么喜欢张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芳会发现张三相比于铁柱、狗蛋和麻子这三个人而言,算得上是优秀的了。
再环顾四周,她身边也没有其他条件比张三还好的年轻人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就是小芳的“经济适用男”,是婚姻的最优解。
毕竟在一个农业时代的小村庄里,小芳能接触到的适龄男性就只有这几个人,也没有更多的人让她用来和张三进行比较了。
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里,这一套逻辑是完全失效的,一个适龄女性随随便便就能认识几十个适龄男性,而且后续的联系沟通完全不受地域限制。
如果再算上有一小部分男性海王采取“广撒网、多捞鱼”的短择泡妞策略,这就特别容易让女性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有上百个男生在追我,就等着我去挑选一个合适的相处。
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男生数量的泡沫,会特别容易让一个女性觉得适龄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又或者会产生一种自己特别受欢迎的错觉。
第一种感觉会让女性产生一种不愁嫁的错觉,反正男女比例已经夸张成这个样子了,那只要自己想嫁人就能随时能嫁人。
第二种感觉更可怕,它会让女生觉得自己一定非常优秀,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男生来追自己呢?甚至会认为大部分来追自己的男生都是普信男、下头男,你们怎么敢来追求如此优秀的自己,都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吗?
可实际上,现在很多男性都单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男女比例。
要知道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里男女比例为1.046:1,男性比女性多了不到5%,适龄的男女比例或许比这个要高一点,但又能夸张到哪里去呢?
这几年,许多媒体故意宣传男性数量比女性多3000万人的相关新闻,很多时候都是在打各自的小算盘。
要知道,现代社会里,男性依然还是创造财富的主力军,可男性花钱的欲望天然就赶不上女性,那怎么让男性心甘情愿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呢?
答案就是向男性贩卖婚姻焦虑。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比让一个男人想结婚还要花更多的钱。
谈恋爱的时候,你要学会当舔狗去讨女人欢心,那基本配置就是吃饭、逛街、看电影,碰到各种节日还要买礼物,反正就是各种花钱。
如果是要结婚的话,那么房子、车子是标配,考虑到以后要生一到两个小孩,那么房子不能低于120平,车子最好是20万以上五座的,还有五金和几十万的彩礼。
就这些,你自己算算这一套流程下来,大概要花多少钱。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农业时代的那一套择偶逻辑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已经彻底崩溃了。
结果就是,信息化时代的男男女女,在择偶上都变的短视和浮躁。
对于男性而言,已经不会对一个女性开展长时间的追求了,只要短期内得不到正反馈,就会想办法迅速换人,反正他也能接触到很多的适龄女性,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更好呢?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张三追小芳的那个时代了,那个年代里,追女生还能看到“进度条”,知道自己大概走到哪一步了,还有多久能够牵手成功。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男追女的“进度条”已经进化成拼夕夕砍一刀的模式了,看着好像马上就要成功了,但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
无论你坚持多久,哪怕在你的苦苦追求下,她因为你的付出而对你产生了一些好感,然后只要有一个条件更好的男性开始接触她,那么她对你的好感在瞬间就会消失全无。
毕竟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和你一个普信男绑定在一起呢?你有什么优势和资源是那个条件更好的男性提供不了的吗?
除非你各方面的条件都能碾压其他男性,那么你永远不知道在她身边,下一刻下一秒会不会出现一个更优解。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想法是自己永远有的挑,那就完全不用着急,骑驴找马对自己而言才是寻找最优解的有利策略;
对于男性而言,那么他的想法就是自己不能无条件的对一个个女性付出,短时间内看不到反馈的话,立刻换下一个才是最优策略,要不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变成那头驴了。
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条件好的男性的优势会被无限放大,霸占大部分婚恋资源,对于普通男性而言则是难度翻倍,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而女性面临的也是差不多的困境,尤其是普通女性,因为老实本分的男人大都是倾向于开展专一的追求,在海王广撒网的数量级碾压下,女性接触到的男性泡沫数量里面,海王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再加上海王熟悉男女交往套路,自身条件往往也比普通男性要好一些,在女性慕强的选择机制下,她们是很容易被海王骗的。
所以当下的普通男女的择偶大环境就是:
普通女性很容易找到对象,但同时也很容易被海王骗;
普通男性择偶非常困难,哪怕是开展长久的追求也难以奏效,最后反倒是成为众人眼中的“沸羊羊”。
这是信息时代男女双输的局面,只有海王赢者通吃!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里,那些采用农业时代里男追女死缠烂打的招数的沸羊羊们,在别人眼中就是个笑话的原因。
因为时代变了,逻辑也变了!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面看的是黑白电视机,那个时候必须要在室外接个天线,才能好不容易搜到三五个电视台,而且屏幕上还动不动就飘着雪花,放现在根本无法想象。
但正是因为选择太少,我反而看什么节目都能看的非常入神,因为当时的我没得挑啊,不管电视台放的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歌曲还是动画片,我都能看的津津有味,能去琢磨里面的很多细节。
哪怕电视台放的是最枯燥的文艺片、纪录片一类的,我都能认认真真的看完,甚至还能学一点历史知识或者生活常识,这种情况放在现在的我身上,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那个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家里装了有线信号的舅舅家里,虽然他家里的也是黑白电视,但是由于装了有线信号,他家的电视随随便便就能收到十几个电视台,而且画质都是清晰的那种。
我记得那个时候只要一放暑假,我就往舅舅家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视,而且还是挑着看,不是我喜欢的电视剧或者动画片,我就立刻换台。
以前那些能教我一些历史知识或者生活常识的纪录片,早就进了我的黑名单了,已经属于狗都不看的一类节目了。
再后来,我家里也装了有线信号,能看的电视台已经变成好几十个了,但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看电视的时候变得异常浮躁了。
倘若一个节目在十秒钟内没能引起我的兴趣,那就就立刻换台,反正我也无所谓,可看的电视台实在是太多了,我为什么要在一个没兴趣的节目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但其实我看电视最开心的时候,还是屏幕动不动就飘着雪花,只能看三五个电视台的那个时候。
因为很多东西如果要真正的去抓住它的乐趣点所在,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的,是不能着急的。
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在择偶方面遇到的困境,其实就跟我小时候看电视的情况一毛一样的,因为女性可选择男性的泡沫数量太多了,导致她们根本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一个人身上,自然也就难以对对方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更别说后面再慢慢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闪光点了。
但凡看这个男人的第一眼,没能吸引到她,那么她的选择就跟我后来看电视一样,直接选择换一个,反正自己的选择多了去了,何必在没兴趣的人和节目身上花时间和精力呢!
所以在信息时代,男性如果在男女交往中选择真诚付出,那么他大概率是会吃亏的,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实的男人不想被卷出择偶市场的话,那么他只能学习海王广撒网的邀约策略。
而这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吹大女性面临的男性数量泡沫,让更多的女性产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或者自己很受欢迎的错觉,然后进一步压缩那些更老实的男人的择偶空间。
直到最终,男女博弈的结果就是留在择偶市场里的男性都是广撒网来追女生的类型。
最后结果就是,女性发现自己虽然选择面很广,而且永远都有的选,但就是很难碰到一个愿意真诚对待自己的人,在被渣了几次心灰意冷后,只能得到一个“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的结论。
至于那些根本就不想卷这些乱七八糟的男性,就只能选择离开择偶市场,反正死肥宅的生活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这些离开择偶市场的男人最后会发现,原来把赚的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也不是什么罪过,又没人来审判自己,是打游戏不香了,还是一个人吃大餐不快乐了!
所以,在男女交往过程中,选择多了,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选择上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那么最后留在理解和体验上的精力就没有多少了。
我们这个时代,错的并不是“沸羊羊”,而是这个时代,让真诚变成了一件可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