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主要功能是儿童启蒙的宝宝巴士,现在也未成年防沉迷。看到下面这张带拼音的防沉迷通知时,我真的蚌埠住了,看来这游戏只能给18+的宝宝玩了。
这下算是把18岁玩家还被当成“巨婴”的说法坐实了,之前很多人(包括我个人在内),希望能有中国分级,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毕竟认知还未成型;另一方面是希望有明确的标准下,成人年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现在大学生(一般情况下,高中毕业都是18岁,超常儿童占比低于1%)都是成年人,还要被“防沉迷“,多少令人有点无语的。
大学生确实是应该以学业为先,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成年人了,都已经处于需要学会“对自己负责”的阶段。「游戏自主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吧,能不能控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心里都自己有数。且不说游戏本身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产业(甚至还是目前少数几个盈利和增长点),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在其他方面都可以放开,唯独在“电子奶头乐”上要严加监管,”巨婴“真摆脱不掉了。
原本很多监管内容标准是“模糊”的,但是对象标准还是清晰的,即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现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提升对象标准”,那么上限在哪?一方面,我们看到人披荆斩棘;另一方面,我又看到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制造“荆棘”。
一方面让大学生要作为成年人“独当一面”,同时又把人家当成“巨婴”对待,连玩个游戏都要监管一下……中国的未来都成为“温室中的花朵”,甚至对游戏这些都不能控制欲望,又怎么能谈未来抵御各种社会上的诱惑,以至18岁-22岁还要麻烦监管机构来分配课余时间?
现在的时代变化太快,大学生接触互联网,就算没有游戏,也会沉迷其他。已经是大人了,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管太多真没有太大意义。
说句实话,对于大学生,你完全可以提一下「如何产学研结合」,怎么把学到的东西,与社会工作中要求的能力相适应,如何更好适应社会。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肯定有促进作用。
此外,大学生考研考公依旧火热,考研人数下去了,但考公人数起来了,怎么平衡好就业?上岸的人数是有限的,一堆大学生蹲考也不是办法。
我觉得建议将目光转到“如何完善大学教育”,“怎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而言,大学生打游戏这个,和整个大学教育体系相比,属于是“芝麻和西瓜”的关系,没必要深究这个。
跳出这个问题,大学生们上课无聊的时候玩啥呢?
你是” 神里绫华的狗 “吗?还是” 派蒙是应急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