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夜半,这里是深夜的合肥,红星路80号,仁爱巷是里,爱国巷对外。作为地地道道的合肥人,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如此情景。
从拂晓到凌晨,人群络绎不绝,延绵好几公里。现场没有拥挤,没有喧嚣和吵闹,有的只是肃穆,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悲伤。
交警站在各个路口维持交通,现场除了交警还有维持秩序的志愿者。越靠近现场,气氛越让人悲伤,虽然没有哀乐,没有悼词,但仅仅只是那种气氛,就能感受到老百姓心中的难过。
李同学的老屋正对着仁爱巷,陆续到来的手捧祭祀鲜花的老百姓,肃穆的人群,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刚刚下班的白领,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穿着工作服和外卖服的年轻人,还有背着行李说着各地方言的外地人...
路上碰见几个东北口音正在买花的奶奶,她们说专程从东北赶来的;旧居门前的鲜花堆了一层又一层,有人在门前鞠躬,有人在磕头。门前的志愿者哽咽着说:“我们知道大家都很难过,我们也很难过,请大家抓紧祭奠...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一时悲从中来,泫然欲泪。
谁能给老百姓活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就记得他。
这一夜,家乡所有的菊花都开在了这个小院。
行至路边,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妈妈,大家在看什么?”
也许在孩子的世界,还不知道意味着发生了什么。
年轻的妈妈耐心地解释:“看大家在祭奠总理。”
孩子疑惑地问:“为什么要祭奠总理,什么是祭奠啊?”
妈妈明显一愣,但很快又反应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书本,给孩子读了起来,很明显这位妈妈是带着刚放学的孩子特地来祭奠的:
“课本里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你们马上就要学习到了,课文里送的是周总理,我们现在送的是李总理,他们都是人民的好总理...”
是啊,人民群众心里都有一本账,这些天没有任何人组织,大家都是自发而来祭奠的,大家就排着队往前走。十里长街送总理过往只在课本和纪录片上看过,今天这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一旁的老奶奶看着这一切,泪水在眼圈里打转,说:“他和百姓之间没有距离啊!”
这一夜,红星路太小,装不下百姓的花语;
这一夜,红星路太短,留不下百姓的哀思;
这一夜,红星路太窄,容不下百姓的驻足。
离别总是难堪,我们该怎么告别呢?像当初见面那样吗?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甚至想不到用什么语言去感激他,怀念他,心痛他。我遗憾,在此之前不曾用太多时间去了解他。我更遗憾,他甚至没有过一下老同志退休后的春节。
他低调务实,鞠躬尽瘁十年从政的样子,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他说:“我们年收入的平均水平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
他说:“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
他说:“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他说:“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中国开放40多年,发展了自己也壮大了别人,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绝不会关上。”
他说:“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他说:“我自己就是在棚户区成长起来的,深知棚户区百姓的艰辛。”
他说:“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靠每个人的奋斗,大家都好了,国家就更好。”
有些话他可以不说,有些事情他也可以不做,但他说了更做了,因为他心里装着人民。
可是,他为我们做了一切的一切,却从来不曾记得为自己做点什么。
看着那根已经脱了皮的皮带,或许我们才真的明白他的那句: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融化于社会之中,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追求。”
生前,人民在您心中;走后,您在人民心中。
人民的好总理,永垂不朽。
怀念李克强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