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站关于“马保国”的鬼畜二创视频已经复活,视频时间集中在3月7日 8日 9日。 这是胡乱批判“烂梗”带来的必然结果。
2021年9月15日,一名班主任朗读学生作文《我的班主任》视频走红,同学们“玩梗”不断,“金句”频现:
他的腿和“鲁班7号一样”,老师佯装愤怒,学生放松心情,开怀大笑。
2022年,不少自媒体发文,指出一些学生在作文中玩梗,堆砌网络用语,令老师无奈。
2023年3月7日,人民网评鸡你太美是恶俗烂梗。
梗是否有对错、好烂之分?
3月7日,人民网评以“鸡你太美是恶俗烂梗”作为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关于“梗”的网络大讨论。
网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论证不严,逻辑不通,因此对人民网评提出三问。
不知缘由,失去公信
在当前的互联网中,梗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它主要流行于青年群体,是青年文化的晴雨表,
它既反映了当前青年视野的关注热点,也反映了青年的社会遭遇、文化心态和身份认同。
以网评标题中被主要批判的恶俗烂梗“鸡你太美”为例。
2019年某男性艺人在某综艺节目中的才艺展现环节表现与当选首位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的双重作用下,
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涌现出许多“鬼畜”视频,将歌词“只因你太美”空耳为“鸡你太美”。
此时,梗作为社会情绪的宣泄口,主要为部分篮球趣缘群体等青年们对于内娱流量的不满提供意见表达,并带有一定的人身攻击的意味。
并与相关艺人粉丝为代表的趣缘群体不断进行互动并扩大各自群体,艺人发出的律师函使得梗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热度巅峰。
梗的消亡具有随机性。当该社会热点事件降温后,相关梗只存在于最初的两大趣缘群体中。“鸡你太美”直至2022年初几乎失去生命力,逐渐消失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中。2022年中,B站用户名为“悠悠球琛总”使用该艺人相关BGM遭到粉丝群体反对,而后该用户以“悠悠球”搭配“梗的歌曲化”进行反击。
而自媒体时代使得“造梗”和“用梗”成为“制造热度”“蹭热度”的手段,致使该梗再次席卷B站。
在这一阶段,“鸡你太美”随着使用语境的扩大,事件时间的流逝,意义逐渐发生改变。表现为回归对通俗娱乐的追求,
讽刺、反抗饭圈及相关艺人的含义正在消失。出圈后使得不少网民通过“小黑子”“背带裤”“中分”“两年半”等元素,寻求群体认同,成为一种互联网“黑话”。尽管梗能够给予青年们意见表达和情绪宣泄的渠道,但部分青年群体逐渐陷入娱乐狂欢的陷阱中。
在梗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脱离理性节制和道德约束,该过程被游戏化和机械化。
主要表现在烂梗和滥梗。“鸡你太美”地滥用让部分网民感到低俗和反感。
行文至此,一问人民网评相关作者、编辑,是否了解“鸡你太美”的来源和缘由?
答案显而易见。当人们逐渐意识到已经陷入后真相时代的泥潭时,并与后疫情时代叠加。面对“反转新闻”“信息瀑流”的肆虐,“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成为基本的发言原则和媒介素养。
人民网评作为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是国内官方舆论场的主流力量,却将该原则抛之脑后。本能在多个时机下场,找到青年们为何造出该梗、使用该梗和传播该梗的根源,清朗风气,梗自然不会春风吹又生。
如今在梗的讽刺意味逐渐消失之时,不用发展、辩证的方法分析梗,却对该梗进行盖棺定论,显然不够妥当。
野火烧不尽。从百度指数来看,人民网评再次将“鸡你太美”推向热度的高峰。
此举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使自身形象和公信力受损。
事件舆情与同时段的民生主题舆情事件#奇瑞回应要求员工周六上班#相结合。
部分网民将毒教材等教育主题“旧事重提”,引用周总理“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进而形成对官媒“大事隐身装哑,小事上纲上线”的认知。
加剧了官媒陷入塔西佗陷阱,评论区以梗反抗等隐喻暗讽正是最佳的印证。
缺少定义,一概而论
二问人民网评相关作者、编辑,是否清楚并能对恶俗烂梗进行定义?
答案同样显而易见。全文始终未对恶俗烂梗进行一个清楚明晰的定义,“侮辱他人”“污言秽语”仅能包裹住紧随其后的例子。
“太无趣、太无聊、太恶俗,跟创意挨不上边,庸俗”似乎为“你这个老六”量身打造。
- “其实,玩梗需要智慧,比如有时得会抖机灵,有时得会说金句,有时还需要有创新。但我们发现,一些网络烂梗,之所以烂,就在于它们太无趣、太无聊、太恶俗,跟创意挨不上边。比如,“你这个老六”,让人看到的只有庸俗。”——节选自人民网评
梗的产生本就源自情感宣泄和群体认同,每个群体都能产生自己的梗。
在未破圈时,它不一定完全符合正能量,但对于创造并使用梗的群体来说一定要有趣。
倘若一个梗影响范围足够大,使用人群足够广,产生乐趣足够多,那么它是一个好梗吗?
当然不是,衡量好与烂的根本底线应该回到公序良俗上来,不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轻重地“玩梗”。
另一方面,一些梗还没有触及到根本底线,却又掉入“滥梗”的袋子里。滥梗指的是在某个梗的热度持续期,众多网民和媒介平台极其频繁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进而出现梗的滥用。
词云图能够很好的说明以上问题。其中,最为明显且糟糕的是“批判烂梗”却迎来“更多的梗”。
指出现象,措施不明
三问人民网评相关作者、编辑,能否对自己指出的现象拿出具体可行的举措?
网评批判烂梗,最后落脚点却没有提出可行的措施。梗的生成有着多源性与随机性,不同的领域、场合和时空都可以作为梗的产生土壤和生成诱因。
技术赋权与自媒体时代是梗的息壤,对于“净化烂梗孳生的土壤的可行性”仍要打一个问号。
建议、思考不能谈梗色变,更不能搞一刀切。
“YYDS”从被人民日报定义为语言的“慢性毒药”成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充分证明了梗的文化属性、语言属性和独特的创作力。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能够尝试使用群众所喜爱的新闻语言。
梗是身份认同的暗语,要想当好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就要能够了解和接受群众喜爱的事物。人民网评就曾用“YYDS”报道#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再次出舱#的新闻。
又何必急于对一些尚未违反公序良俗的梗下结论。
坚持深挖来源,明确含义,合理使用,梗也能为官媒用,成为沟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桥梁。
梗文化属于亚文化,不会对主流文化也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的颠覆。尽管它会和其他亚文化一样,最终会被逐渐消解、融合在主流文化之中。但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主流文化价值的顺利实现,并且破坏了社会苦心经营的共识。
因而,人民网评出发点是好的,“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是社会急需形成的共识。但教育群众若是不讲方法,不近民情,不观全局,只会适得其反。害怕群众,远离群众,对立群众,是不利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