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周末,有时间写写最近的怪事情。
九月二十四日,中国股市迎来了久违的大涨,天量上涨,今天更是直接站稳了三千点。
先说一点,不管怎么说,不管下一步怎么走,股市上涨总是好事情。
毕竟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而言,股市的表现非常重要。
现在人们都在说救房市,救股市,但这里面有个顺序的问题,应该是先救股市,再救房市。
为什么?
我们不说根本原因,起码就最现实的原因来说,信心是最重要的问题。
怎么启动人们的信心?最直接的就是股市。
打个比方:
如果今天你的股票挣了两万元,可能直接就影响到你的情绪,说不定晚饭就会加两瓶啤酒。
但如果今天你的房子涨了三十万元,可能你什么明显的感觉也没有。
当然,股市的表现取决于基本面。
但事情只能从最直接的地方做起。
本次股市的大幅上涨,直接源于央行的货币政策。
说白了,就是因为央⾏的三降,即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
有⼈称为央⾏三⽀箭,有⼈认为是救市三板斧,但总的来说都是⼤放⽔。
只不过不是过去反对的⼤⽔漫灌,⽽是⼤⽔精灌:
要精准地灌溉到房市和股市中,这算是重⼤的政策转向。
那么为什么早不降、晚不降,要在这个时候降呢?
从表面上看,就要思考外在时间背景。
说到底,恰逢三⼤时间节点:
⾸先是美联准会降息影响重⼤,⼈⾏如有重要货币政策调整甚⾄转折,不能不计量那影响轻重。
所以金融三部门的记者会,定在美降息落定之后,有⼀定道理。
第⼆个时间节点,即季度性因素。
第三季扫尾,第四季度将临,年年最后季都是经济冲刺期,不论是政策调整还是放⽔,现正是转折节点。
第三时间节点,那就具政治意义。
即国庆节,今年七十五周年虽无阅兵动作,仍要求有⼀定庆祝。
这就是经济领域的冲喜之举。
知道了三⼤时间节点,就明⽩⾦融监管三部门只是演了⾃⼰的折⼦戏。
更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系统性风险的隐患越来越大。
换句话说就是通缩的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六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一线城市的社零增速分别是——
-9.4%、-6.3%、-9.3%、-2.2%。
同月,全国社零增速为2.0%——
四大一线,每一个都在拖消费增长的后腿。
可以说,中国民众在各种经济决策中展现出保守的一面,与过去三十年狂飙突进截然不同。
很多行业其实已经不太能撑得下去。
就算强如银行业,2023年上半年,大量贷款者继续涌入银行,申请提前还房贷,以至于银行开始设置门槛。
有银行关闭手机客户端上的提前还贷功能,要求客户到线下网点排队申请;
还有银行表示,总行设置了每月提前还房贷的额度,
而目前额度用完,需要排到四月,甚至有网友说自己排到十月才能还款。
银行频频设置门槛限制提前还贷。
住房贷款对于中国的银行而言,几乎是最优质、最稳定,且规模巨大的资产。
截至去年底,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如果提前还贷的量达到10%,
这就意味着银行的房贷量在短期内减少将近4万亿,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再加上,过去一年低迷的民间投资。
这使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担心借款人的消失是否会重走当年日本经济停滞的老路。
即日本泡沫破裂后,进入全民负资产时代,日本突然没有人借款了。
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借钱扩张,而是赚钱还债,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追求债务最小化。
结果就是,任凭政府怎么降低利率、超发货币,企业就是借钱还债,而不是用来投资。
最终日本政府甚至一度将利率降为负,依然无法提振经济,出现了罕见的货币政策失效现象。
这也就是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根源。
这些糟糕的经济表现,导致了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先是央行前行长易纲在一次论坛上罕见承认中国进入通缩状态,并呼吁说:
中国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缩压力上……中国目前的重点应该是在未来几季让GDP平减指数转正。
要知道,通缩在过去这段时间曾经是一个敏感词。
接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先生提出了一项更明确、更具震撼性的建议:
推出规模达1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的言论可是冒着打高层脸风险的。
毕竟在二二年底疫情结束之后,外界曾经希望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反弹。
然而,中国经济复苏并未如预期那般理想,特别是二三年第三季度以来又出现了减缓趋势。
包括美国、日本、印度等全球大部分经济体股市都大涨的情况下,内地和香港的股市却斯人独憔悴。
这导致现在很多市场力量都希望能够放水,采用类似美国量化宽松的方式向市场大规模注资来刺激经济。
但上级明确表示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而这次为了经济不失控,不得不吃了自己曾经说的话。
那么,我相信很多人这时候会问,这次的政策效果会持久么,股市会一直涨么?
老实说,我对放水刺激式的货币政策,对于所谓拼经济的说法,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
放水政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背后还可能涉及更多的政治考量。
换句话说:
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政策制定者也需要考虑如何维持社会稳定,避免民众对经济前景的过度担忧。
因此,短期内的刺激政策,虽然在经济上可能并非最佳选择。
这在政治上却可能是为了展示经济复苏的信号。
用俗话说这就是打鸡血。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肯定不是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的。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到技术进步缓慢,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去杠杆和增长动力转为创新的新常态。
我国目前经济增速下行的主因是生产效率下滑,但也掺杂着需求下滑。
理论上认为平稳的政策是最优选择。
如果采用全面的宽松政策刺激经济,不但降低经济自身调整结构的动能,更重要的是将扭曲市场预期和行为。
这会使得市场和央行都对宽松政策产生依赖。
市场对宽松政策的依赖表现为去杠杆的缓慢以及系统性风险累积使得市场离不开宽松的环境。
而央行对宽松政策的依赖表现为央行一旦开闸,其只有通过不断扩大的刺激才能使得经济不陷入剧烈的衰退。
长此以往,金融和经济的系统性风险累积,央行退出宽松的成本变得非常高。
从而使得央行不能也不敢轻易放弃宽松的政策。
最终,央行绑掉自己的双手,陷入一个长期低利率的模式。
除了依赖性以外,放水政策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引发“滞胀”。
所谓滞胀,指的是经济增长停滞,伴随着通货膨胀。
虽然政策意图是通过增加流动性来刺激经济。
但如果资金主要流入资产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可能会引发物价上涨,而经济增速却难以同步提升。
如果未来通胀压力持续增加,而经济增速难以恢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下降,这将进一步加大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一旦滞胀成为现实,经济复苏的难度将大幅增加。
此外,如果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
市场预期到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会退出,而经济过度投资和生产率低下情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流动性注入实体经济动的动力将下降,且已注入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撤出动能也增强。
两方力量叠加将导致资金回流金融领域,引发货币传导机制失灵和流动性陷阱。
要知道,前段时间,我们也是在大水漫灌的,只是偷偷摸摸不宣传,但是效果如何呢?
都在空转。
从二二年到二三年,新增加的广义货币供给有40万亿,创下了历史新高。
但是同期的季度经济增速却始终处在5%之下,期间还出现了0.4%、2.9%这样的超低增长。
经济基本面显著变差了,居民失业、工资下降、企业利润收缩甚至亏损。
这都导致市场主体收入减少、现金流紧张。
在钱没了的压力下,居民会减少消费、企业会减少投资,并且抛售股票、房产等其他资产。
这些钱转换为现金或者储蓄以求安稳,这会带来储蓄的快速增加。
而储蓄正是银行的负债,也是形成货币供给的主要来源。
二二年,居民新增储蓄17.8万亿,比常态水平多出8万亿左右的新增量;
二三年前半年,居民新增储蓄达到9.2万亿,已经接近正常年份全年的新增储蓄规模。
另一方面,在现金流受损、收入减少的状况下,居民和企业变得谨慎和保守。
理论上来讲他们会减少借贷,而减少借贷本身会降低货币供应。
但是,在钱没了的情况下:
有两类市场主体会增加借贷和负债,如果要问起增加的这么多货币去了哪里,这就是答案。
第一类是逆经济周期的主体。
比如承担基建项目的国有企业,以及承担融资功能的城投公司。
这些主体在其他主体没钱的时候加大力度融资和投资。
第二类是投机型的主体。
比如收入下降而不愿意降低消费的个人、现金流紧张而不想收缩业务的公司。
再比如经营不善靠贷款维系的僵尸企业。
这类主体在经济良性扩张的环境里面临融资困难,但在其他主体减少信贷而储蓄大量增长时,反而更有机会获得信贷。
但这两类部门负债所带来的货币供给增长,总体上来看是不健康的。
因为对于前者来说,新增的资金被大量用于偿还原有债务,并且越来越在本部门内部自我循环,并伴随着债务压力的攀升;
对于后者来说,新增的资金可能最终变为沉没的成本,也难以产生新增的社会财富。
最终,我们一边看到了所谓冒了烟的印钞机,另一边却是没钱的市场主体。
而且,我注意到,这次的政策里面,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这样的并列式表述,其本身就存在不明确性。
因为这几项中的每一项权重或比例是多少,是有很大弹性的。
有人算了一笔账,仅方案中提出的政府收购滞销的住房这一项,可能就要用掉五万亿。
这就去掉了10万亿中一小半,能够做其他事情的就很少了。
因此,弄不好,这个方案最后落实下来就成了对房地产甚至是对房地产商的一次救助。
这就变成了16年的那场事故了。
而且刺激方案里面说,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带动中国的第二轮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的高质量可持续现代化城市体系。
这是地方政府最喜闻乐见,最熟悉的事情。
其在实践中说不定又变成了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说,大放水政策短期内有望刺激市场,长期来看,仍需警惕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
最后,瞎说两句:
面对此景,我们究竟该如何破局,重振经济之翼?
眼下的关键不是使用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这么简单,更不是赤字率应提高到多少或减息几个点子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
市场呼唤的,是稳定与自信,而非依赖与刺激。
要给老百姓安全感,有保障才有信心。
当前,我们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扶持产业,却忽视了社会保障的完善。
在民众信心不足的背景下,薄弱的社保体系更让消费变得小心翼翼。
我们亟需关注并改善这一状况,才能有效提振消费信心。
要大力度提升老百姓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社会变革的真正含义,就是通过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
这场变革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一方面,造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同时给你一个社会保障。
由此,为美国走出30年代大萧条奠定了基础。
出手干预市场并非长久之计。
频繁救市,市场会形成惯性期待,盼望更强烈的刺激措施。
这犹如恶性循环,迫使我们不断加大杠杆,然而效果却大打折扣。
别忘了,借来的力量终须偿还。
今年我们倾尽工具箱之力,推出众多刺激经济之策,然而成效寥寥,令人忧虑。
什么以旧换新花样百出,房地产、工业、彩电、汽车都涵盖其中。
但讲真,实际效果如何呢?
明日之财非今日所有。
杠杆经济催生的债务,终需后人承担。
凯恩斯所说的这句话,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