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328 篇
  • 评论总数:2534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昨天 21:51

辜朝明的解释:为什么经济会陷入停滞?

本文阅读需要 13 分钟
首页 观点 正文

辜朝明是我最近两三年非常喜欢的一位经济学家。读下来,发现他既有原创性,又能以一套清晰的框架来解释目前世界一些经济体遇到的问题。辜朝明在学术上的雄心也很大,试图用自己的框架来补充过去的宏观经济学不能解释的问题。这从他质疑私营部门总是追求利润的假设,提出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就可以看出。

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人们不再愿意从银行借钱——辜朝明版《大衰退》。最近又读了他的新作《被追赶的经济体》,是在之前《大衰退》基础上对自己宏观经济解释框架的进一步完善。


1.

概而言之,辜朝明用两个概念来回答这个圣杯级问题:为什么一个强大而有活力的经济体会失去增长动力并陷入长期停滞。这两个概念,一个是他早前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另一个是这本书里要讲的“被追赶的经济体”。

这两个概念在底层其实都是为了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即使利率再低,企业和个人也不愿意再借钱了。这个现象发生在1990年代之后的日本,发生在2008年之后的美国,某种程度上也发生在2022年之后的中国。

“资产负债表衰退”给出的答案是,在如当年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的情况发生时,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去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追求“债务最小化”,而不是去借钱投资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被追赶的经济体”这个概念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企业没有办法在国内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投资回报率很低,无利可图,所以企业不愿意借贷投资。造成投资机会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技术创新停滞,第二个原因是海外资本回报率更高,所以企业更愿意出海。这种情况更经常发生在发达经济体身上,所以辜朝明称为是“被追赶的经济体”。


2.

为什么借钱这件事这么重要?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一个国家人人都在储蓄,而没有人借钱时,经济就不可避免会陷入萎缩状态。凯恩斯把这种情况称为是“节俭悖论”:所有人都想存钱,引发了经济衰退,结果没有人能够真正达到自己存钱的目的。这就是通缩螺旋。

后来经济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是“合成谬误”。也就是说,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单独来看都是理性的,但是加总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坏的结果。

比如今天人人都在说的“卷”就是一个合成谬误的例子。咖啡行业是比较容易通过差异化来实现定价阶梯的,但是一旦有一家公司开始打价格战,结果就是所有公司都被迫卷入价格战,导致行业里所有公司的经营利润下降,进而没有更多钱可以投入到差异化产品的研发。

辜朝明说,存在“合成谬误”,一加一不等于二,正是宏观经济学有趣的地方。“如果一加一永远等于二,那么我们只需将所有的住户、企业行为进行加总,便得到了总体结果…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去区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这两门学科了。但是,当不同行为之间的互动和反馈回路产生合成谬误问题时,一加一通常不等于二,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不是将所有微观经济结果进行简单加总)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观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将外部环境视为给定,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关于反馈回路的科学。”

通缩就是一种反馈回路。因为人们都在增加储蓄,没有人愿意贷款,导致经济活动活跃性下降,人们收入下降,这时候人们会把收入中更高比例用来储蓄,愿意借钱的人更少。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经济发展到人们在必要的消费之外没有更多收入可以用来储蓄了。这时候,经济就会稳定下来。

借钱和花钱对于经济增长是必要条件。辜朝明说:“想要经济实现增长,就要不断出现对企业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以及值得消费者借贷消费的必备商品。”


3.

为什么居民和企业这些私人部门会变得不愿意从银行借钱,哪怕利率再低?

辜朝明的解释是,借款人消失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他们在国内找不到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因此宁可去投资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二,他们的财务状况恶化,因此在修复资产负债表之前不会再去借钱。

第一种情况的例子,比如工业革命前的整个世界,因为技术发展的停滞,导致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借钱去投资扩大产能的机会,所以1800年之前的全球经济增长曲线几乎是平的。再比如今天的发达经济体,辜朝明称之为“被追赶的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远低于新兴经济体,因此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们宁肯去投资新兴市场。当然,好处是这让新兴经济体得到了他们渴求的外商直接投资。

第二种情况的例子,比如1990年后的日本。日本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直接原因是资产泡沫破灭,房地产价格暴跌。当时日本商业地产价格的跌幅达到87%,房地产价格的暴跌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原因很简单,假设你本来有一套房子价值1000万,现在这个房子跌到只有500万了,即使在1000万的时候你也不会把它卖掉,但是到500万的时候,你肯定还是觉得自己变穷了,需要消费降级一下。如果很不幸你把这套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借了600万,那很不幸现在你还要给银行再追加一些资产做抵押,你会觉得自己更穷了。

所以,资产价格暴跌往往是导致家庭和企业不愿意借款的重要原因。资产价格下跌,你的负债不会有变化,但是你的资产一下就变化了,这会让你觉得突然变穷。

辜朝明说,资产负债表衰退有一个讨厌的地方在于,除了努力改善资产负债表、停止借钱停止消费的当事人之外,其他人很难感知到这个变化发生。因为对于借款人而言,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投资失误,会保持沉默;对于贷款人而言,只要这些借款人没有违约,仍然在还钱,也不会说什么。“每个拥有现金流的人都假装一切很好,经济学家需要费尽周折才能找出经济中真正发生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衰退最早正是辜朝明研究日本经济发展时提出来的。2002年以来,尽管日元利率已经为零,日本公司仍然不愿意借款,而是倾向于储蓄。还出现了一个术语叫“现金流管理”,指的是包括对外投资在内的所有支出,都必须由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来提供。

辜朝明认为,这才是日本经济在过去30年陷入停滞的罪魁祸首。“一旦经济陷入通缩螺旋,收入和资产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修复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任务就更加困难。因此,政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阻止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因为人们失去了借钱的意愿,所以,货币政策在这个时候失去效果。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中央银行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向银行和金融系统注入尽可能多的流动性,以便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借给公司和家庭。但是,借款人的消失,让流动性被困在金融体系里,没有办法进入到实体经济中。

辜朝明给出的方案是:如果是处于资产负债表衰退,那么政府应该扮演从金融系统借钱的最后借款人角色,也就是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手段,来让经济体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如果是因为缺乏国内投资机会,“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增加政府支出并辅以减税和放松管制,以提高资本回报率。”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扮演不同角色,这也是辜朝明的核心观点之一。

简单总结一下,辜朝明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体增长放缓、甚至进入停滞,给出的理论框架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和被追赶经济体。在这两种情况下,私人部门都不愿意再从金融机构借钱,前者是因为要优先储蓄以修复资产负债表,后者是因为在国内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所以更愿意出海。

当人们不再愿意从银行借钱——辜朝明版《大衰退》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