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395 篇
  • 评论总数:2648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一天前

经济下半场,敢问路在何方?

本文阅读需要 20 分钟
首页 资讯 正文

lu519rab.png

世界是一座四层的工业文明大厦,按照工业化的程度,分配好了楼层。美国完成了三次工业革命,住顶层。欧洲和日韩澳完成了二次工业革命的高级阶段,住三楼。南美、东南亚完成了二次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住二楼。非洲身处一次工业革命阶段,住一楼。

在这座大厦里面,还住着东方大国。一百年前,总被住三楼的欺负。本来按照住顶层的所制定的分配规则,最多让他住到二楼。没想到,这位骨骼清奇,基因强大,自我迭代快,又非常卷。不但住进了二楼,还拼力挤进三楼,将三楼的好户型基本都占了。

现在,住三楼的很焦虑,住四楼的很恼气,因为东方大国正往四楼爬,并且瞄准了正在美国搭建在四楼顶层的复式单元AI。

住四楼的美国坐立不安,喊上三楼小弟们一起,先将上楼得电梯都给停了,这就是上半场的概况。

这几十年,经济突飞猛进,GDP不断增长的同时,信贷规模同步扩大,对应的货币规模也在一路扩张。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要想扩大货币规模,就得扩大信用基础。要想扩大人民币的信用基础,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做大民间信用。

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是怎么样做大民间信用的?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十年多方共同的努力,房产已经在民间逐步形成了共同信用,并被推到了硬通货的地位,成为了一种“货币拟造物”。所以,在过去二十几年人民币信用基础扩张的历程中,房地产被赋予了很强的金融属性。

货币与货币拟造物的关系,有必要深入阐述一下。我们现在的货币属于信用货币,而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的最大差别,就是信用货币摆脱了过去剩余的限制,将未来收益作为货币的储备。

中国很早就有了纸货币,但这不是真正的信用货币,因为货币发行者承诺可用货币兑换的不是未来收益,而是当下的实物商品。

从王莽开始,各个朝廷发行了无数次货币,最终都是贬值10倍、100倍而告终,更有甚者,面值几乎失去了意义,最后直接用称重量来结算。

无论什么时代,货币都需要一个“锚”,这个锚是一种共同信用。商周时期,政权为铜背书,将铜作为商周的礼器,还有将铜列为最高暴力对权力食物链下面的赏赐品,所以铜在民间逐步形成了共同信用而成为了硬通货。

到了唐朝,铜的供给实在太少了,在皇权的背书下,绢帛替代了铜成为了一些大宗交易的硬通货。元明时期,国际贸易中结算货币是官窑青花。晚明时期起,江南的土地成为了大宗交易的硬通货。

以未来收益作为共同信用的信用货币,同样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锚”,这样才可以用无限的“未来收益”取代有限的“过去积累”。被成功打造成为共同信用的房产,就是当前货币的“锚”。

过去,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信贷规模一步步地扩大。而每一次高质量的信用扩容,都会做大房产的规模。因为房地产是具备信用乘数放大功能,上下游长,有杠杆效应,更重要的一点,房产是民间信用的主要抵押物。

要做大民间信用,说白了就是新增优质金融资产,也即优质房产。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每一次信用规模扩张,主要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会一直致力于增加优质房产的发行量,并通过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房产的金融资产成色。

在人民币信用基础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像优质房产这种可交易的金融资产成为了个人劳动所得、资本利润最终的归宿,房子成为了个人最好的信用物。这二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基本上是通过房价回馈给了普通人,这就是房产红利。而洞悉这一时期经济运转底层逻辑的那批人,收割到了整整二十年的时代红利。

回顾我们整个社会的融资,主要以银行系统为主,间接融资占比大,主要是以土地、房产、项目为抵押。

未来,地产在现有的基础上很难再去大规模扩张了。这可以看看现在的地产库存:已建未卖的房子3亿平方米,已开工未建好的21亿平方米,没人住、待出售的23亿平方米。

信用基础规模难以大规模扩张,这意味着在未来靠银行来支撑实体经济这种模式很难像以前那样走得那么快那么远了。经济下半场,大概率会发展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

当前,我们最紧迫的就是通过科技突破来带动产业升级。而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有天然的异性相吸。

现在的芯片,就是资本和创新的相互成就的结晶。芯片,就是在硅片上排列巨量的晶体管。早在1944年,贝尔实验室就发明了晶体管。晶体管发明者肖克利,非常渴望在发明中创造出对应的财富,一路在寻找风险投资者。终于在1955,他得到加州一个投资人30万美金的投资。有了这笔资金,陆续吸引到了很多人才,然后又不断吸引到各种投资资金。在资本的加持下,这些人做各种创业,最终筛选出半导体产业的种子团队--仙童半导体。

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想成为创业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了风险投资。资本和技术不断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仙童半导体这个种子团队迅速开枝散叶,成长为全球芯片产业的一片森林,像英特尔这样的巨头,都源自于这个种子团队。可以说,没有资本,就有现在的3纳米芯片。

资本的功能,就是将资源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将正确的资源给到正确的人。风险投资的性质,注定了它的回报不是平均分布的。风投寻找的是指数级别增长可能的项目,筛选出有前景的突破性技术,最后获取指数级别的收益。风投中60%的回报,来自它5%的项目。

硅谷不仅代表着科技,更代表着资本。横空出世的chatGPT,真正起源于硅谷风投家的一个私人晚宴。9位风投家筹备了10亿美金,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open AI。后来比尔盖茨也加入,接下来7年,一共融资110亿美金,chatGPT诞生。微软为open AI投资不过几十亿,这里面还包括技术投入的折价。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为微软带来900亿美元的综合收益。

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金,不可能由土地、房产作为抵押,更多需要资本市场的股权投资模式。像spaceX的星舰,每次试飞失败,就意味着花30亿美金放一次烟花。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股权投资,根本无法给马克斯这么多试错的机会进行这么疯狂地探索。但正是这种技术突破,大幅社会各个行业的生产率。

商业航天公司并不是那么神秘,其实就是一个物流公司,只不过它是往太空运东西,运卫星或者运太空站的补给。往太空运东西,每公斤货品的运费是8万元,但马斯克已做到了每公斤3万,大幅提升了效率。

很多人说,美国第一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其实美国真正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是金融。想要发展真正的高科技,必先要发展金融。

回到我们自己的本身,在高科技的赛道上,我们真正担心的并不是科技封锁,而是构建不好牢固的金融底座。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先看看现在的芯片封锁。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台积电美国工厂原计划2022年开厂,现在推迟到2025年年底才开厂。

为什么?首先,台积电美国工厂规划用工规模是1万多专业人员,但在美国压根就找不够这么多技术人员。美国每年对口芯片专业的毕业生才1万多,大部分都会转行。实际上每年能招到一千多专业人员就很不错了。台积电想从中国台湾招过去,但美国不干,说抢了他们的饭碗。第二,美国的芯片产业链不齐全,直接垫高了生产成本。更糟糕的是,美国政府说好的补贴,到了落实环节,加上很多限制,台积电发现根本拿不到多少钱。

在全球芯片市场中,中国大陆的芯片消费量超过全球的一半,但全球的芯片产能是过剩的。现在好了,对于美国台积电工厂来说,芯片生产成本又高,补贴又少,又禁止卖向中国。着意味着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干脆躺平。

任何科技的突破,并不在于该项技术的难度,而在于这项技术所带来的规模够不够大。电动车比燃油车更早发明,但那时的电动车覆盖面不够广,市场规模无法支撑得起电动车技术。再回头看我们国内的芯片技术,只要市场规模够大,突破3nm只是时间问题。在高科技赛道上,庞大的潜在市场是我们的最大底气。

实际上历次工业革命,无一不是“始于科技,成于资本”。在高科技这一巅峰对决的赛道上,更加考虑各自的金融实力。金融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读懂它真的很难。但对于我们的一般人来说,可以透析它的基本逻辑,然后把握它的完整运转规则。

什么是金融?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张今天把8万元借给老李用,同时李四承诺一年后还本并付利息8%。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跨期价值交换。张三牺牲今天的钱以换得未来的收益;而李四要牺牲未来的收益,但今天先用上这10万。

这一整个交换的闭环就是一种金融行为。

养子防老也是一种金融安排。在儿子成人之前,父母养其成人、供他读书,在其身上持续地投入,而儿子长大了,则必须回报父母。在人生这几十年里,父母是在跟儿子之间在做跨期价值交换。

金融的核心难点在哪里呢?

跨期承诺。

小张借了8万块给老李,如果老李跑路了怎么办?或者人不跑,但一年后老李没钱还,怎么办?又或者老李有钱却不愿意还,那又怎么办呢?

养子防老的人生安排同样也存在跨期承诺的问题。怎么保证儿子真的会回报父母呢?这关系到人生最重要的跨期价值交换是否真的靠得住。所以在礼制社会,孝道、三纲五常等这些道德伦理主要是约束每个儿女的行为,确保他们履行跨期承诺。

跨期承诺的兑现,主要靠信用,所以,金融的根基是信用。

众所周知,中国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情是核心。实际上,人情就是一种金融产品。

因为人情的本质是交易。所谓人情,就是人与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长期互惠互利关系。你现在帮人家,实际上是在别人身上存储你的信用额度。等你以后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从别人身上将你的信用额度变现。

人情世故就是中国式信用关系。每个人在自己的圈子里经营人情信用关系,将每一个人的信用一段一段地链接起来,然后不断进行信用扩张,构造出无形的信用链。

中国的民间信用体系是很强大的,主要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信用链由内核延伸到越外层,信任程度会逐层递减。

中国的民间信用体系属于一种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摊体系,礼制社会没有足够多的金融产品,没有商业市场相互分摊风险,个人生老病死的生存挑战都无法解决,个人连安身立命的基础都没有,人们只能用这一体系来对冲一辈子的风险。

信用对金融至关重要,那信用又是什么?

所谓信用,就是对未来交易产生的稳定预期。

现代世界,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资本推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所有的债务都一样,债权人首先考虑本金安全,其次才会考虑收益率,最能保障债权人本金安全的,是债务人的信用值,因此信用成为了债务运转的核心。

信用的根基是信任未来,只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了信任未来,相信明天会更好,未来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才愿意延展自己的信用。

个人的信用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形成长长的信用链,接入各种核心资本圈,就是现代的金融体系的本质。金融世界里,最值得珍视的是信用链的延续。因为信用链这种东西很特别,一旦中断,信用值就会归零,再次重启必须要几代人的努力。

接下来,发展金融是历史的必然。经济下半场,敢问路在何方?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都要将信用提升到非常突出的位置。信用将会是经济下半场的灵魂,个人要经营好信用值,组织要经营好信用链,社会要经营好信用生态。只有经营好了信用,才能拥抱即将到来的时代红利。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