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一则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实名举报导师学术造假的词条直冲热搜第一,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具体来说:华中农业大学一个课题组的11名学生,实名举报其导师黄某若学术造假。这位黄教授带的本硕博学生论文均存在学术不端,他还压榨学生、克扣工资、胡编教材...简直是恶劣导师的集大成者。
举报微博里,课题组的同学们附上了129页PDF来论述整个事件,还有下载好的造假论文原文。
学校也在官网做出了回应,目前看来就是静待官方的调查结果。
我详细阅读了这个PDF的每一页,以及附带的论文。从中看到了一些非常令人震惊的点,我直接给大家解读一下。
1、课题组的举报信非常清晰详实
首先本文所有论述都是基于同学们的举报信。这封信是非常标准的论文格式,有目录有前言分章节有结语甚至还不忘致谢。
论述过程也图文并茂,有数据有题注有图例有实拍还有聊天记录,重点出还标红画圈,生怕大家看不明白。
用如此严谨的学术论文形式,来举报导师的学术不端,这波可谓讽刺拉满。全篇论述清晰,言辞恳切,也可见课题组的同学付出了极大的决心和心血,很不容易。
2、课题组实验环境恶劣
下图是2022 年之前,黄教授课题组的 “实验室”+ “自习室” 。约 20 平方米的房间里,需容纳坐下 20 多名学生,还充当“实验室”的角色。但屋子根本没啥实验空间,架子上都是多年前的试剂,还不如我初中的物理课实验教室敞亮。
看着跟厨房一样
2022年底学校修了新实验楼,课题组搬了新地,结果仍然连“最基本的分析天平都没有”,就好比一家互联网公司,连个wifi都没有。还说“基础的PCR、WB实验也无法开展”,学生物的朋友表示这是非常非常基础的实验,但凡研究生物基本都会用到。这实验做不了,后面的那些硕博们的成果根本不可能出。
面对这样的实验条件,黄教授的名言是:没有哪个课题组是什么仪器都有的。
但我想说,也没有哪个课题组是什么仪器都没有的。
3、学术造假开扒
黄教授拿手的项目“山竹醇”有造假嫌疑
PDF里向我们介绍了这位黄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山竹醇。在知网上搜索山竹醇,相关方向的论文个个出自黄教授的指导,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山竹醇仙人。
按理说占了个研究山头,你实验室不得摆上一瓶山竹醇给大伙参拜?但组里同学们却连提取物的影子都没见过…你好歹给大家伙发几个山竹吃吃啊...
更离谱的是虽然没材料没仪器,但实验一直在“进行”;虽然实验没见过,但SCI论文倒是没少发。具体是怎么发呢?请看VCR。
王博士:擅长移鼠接猪,白鼠变黑
王博士算是黄教授的得意门生,博士4年发了11篇SCI论文,而且有好几篇都发在业内顶刊。一名Top3相关专业的博士朋友表示,按照他们学校的学位标准来看,那几个期刊的文章他只要能发一篇就能拿博士学位了…这位王博真乃神人也!
在王博影响因子30的那篇paper中,他做了小鼠实验;王博的毕业论文,他做了小猪实验——这俩实验数据一模一样!
PDF里列举的很详细,给大家截几个看看:
物种都不一样,实验数据竟然完全一致!这一招移鼠接猪,鼠和猪看了都得傻眼!
王博重复用图的地方很多,被借过来的不仅是小鼠,还有其他猪。博士论文研究断奶仔猪,和自己另一篇paper研究阉割公猪的数据也高度一致,这让猪猪们怎么想?
不愧是王博亲自养的猪,数据都一模一样
还有在实验说明里用的是白鼠,到实验画面中变成了黑鼠…鼠鼠我啊,都摸不着头脑了…
关于这位王博论文的问题有足足12条,这里只展示出了其中微不足道的小技巧,但相信已经足够震撼在座各位了。
姚博士:擅长偷梁换柱
姚博士的问题和王博很像,也是挪用、纂改之类。我看了姚博发表的一篇SCI大作,在研究方法里介绍是选取了40只怀孕大鼠做实验:
姚博士的这篇论文是在2020年2月发表的,看前面说22年之前大家都是挤在那个小空间里,很难想象那里混挤着40只大鼠和20个大人,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当然也可能实验在别处做的,也可能没做。
另外PDF里也有温馨一幕。姚博士和王博士的学位论文中,俩人不同的基因用的是完全相同的引物序列!他俩关系还怪好的咧。
秦博士:擅长以小见大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在黄教授带领下组里的数据操作了,但是秦博士还有创新,PDF里贴切地称为“以小见大”手法,具体是这样:
从报告中能看出每组的送检样品只有3个,但论文中标注的样本量为10,在最终的数据呈现中直接列了一大堆。从3到无穷大,给大家展示一下这非凡的编造功力。
在秦博士的论文中还有几个番外小错误,同学们也言辞幽默地写了出来,原文给大家看看,缓解一下看数据造假的心情。
钠的英文是sodium,故把NaB写成SB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和幽默
其他论文问题
课题组的同学们还列举了13位硕士的论文问题,甚至还波及到了本科生。出现的问题有数据肆意篡改、凭空编造、图片重复使用、造假替换等,涵盖范围包括养蛋鸡、育肥猪、养断奶仔猪、养生长猪、养母猪……
在黄教授组里,学术造假不是个例。如果不同的人总是在同一条路上摔倒,那可能不是人的问题,更有可能这条路的建造者,本身就是错了。
4、黄教授生财有道,报销有方
黄教授组不仅实验数据可以无中生有,研究生工资也是时有时无。华中农业大学规定研究生津贴一年按12个月发放,但黄教授去年只发了7个月:
前文说该组20多人挤在一个狭小实验室内,这里按黄教授手下有20个硕士生粗略一算。硕士每个月津贴应发200元,即去年每个人少发200×5=1000元、全组共被克扣20000元。
这些钱别的不说,买台好的分析天平是够的。
不仅如此,黄教授还曾直言这些同学“不懂感恩”,表示“我给他们读书的机会,还跟我要钱”。仿佛老板说“我给了你工作,你竟然还管我要钱”,荒诞得有些幽默。
此外,实验室虽然没有器材,但总有器材报销的发票;学校有多少额度的经费,黄教授就能凑到多少额度的发票,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连本科生的项目经费,黄教授没两天就能迅速凑好发票报销。这大概就是发票仙人吧!
5、上课全靠放B站,写书全靠图书馆
举报信中还指出,黄教授给学生上课时,通常采用放B站视频+让学生汇报PPT的形式。高情商一点这叫多媒体辅助教学,直白一点就是超级大水课啊!
B站知识区都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承担了这么重的教学任务。我也很好奇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会在课上放什么B站视频,难道是华农兄弟?
科研教学之余,黄教授也著作等身,还曾担任“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新农科“智慧农业”专业系列教材《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的主编。
具体怎么编的呢?就是让手下的学生东抄西抄:图书馆借几本相关书籍-拍照提取文字-复制粘贴。副主编姚博士还特别嘱咐:“要多借几本书,不要只依赖一本书的内容。”行家,实在行家。
科研教学之余,黄教授也著作等身,还曾担任“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新农科“智慧农业”专业系列教材《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的主编。
具体怎么编的呢?就是让手下的学生东抄西抄:图书馆借几本相关书籍-拍照提取文字-复制粘贴。副主编姚博士还特别嘱咐:“要多借几本书,不要只依赖一本书的内容。”行家,实在行家。
学生平时被绑架成学术造假的工具、强迫改数据;一旦被揭发,就变成了“学生不听他的话”、“统计错误”。我写过一篇答辩现场不同类型的导师,从来没想象过还有这么答辩的导师!
结语
看完这129页的举报信,真的心塞。这种导师,表面各种荣誉加身,背地里指使学生各种作假。上头拿着科研经费,下面压榨学生克扣工资。
手下的同学,甚至还困于没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只有学着造假,才能博得一条出路。这位导师,对得起学生的求知之心吗?对得起国家的科研经费吗?
这位黄教授还参评过学校的最高荣誉...
作为和实践结合的如此紧密的农学学科,如此猖獗的造假,不仅害了学生,更是直接危害企业,影响社会生产。你甚至都对不起那些蛋鸡公猪母猪仔猪。
希望学术不端之风能得到纠正,同学们能够安心科研。
举报信的结尾,同学们笔锋有力地写道:愿教育弘扬正义,使绝学术之弊端。愿我辈同心协力,共创学术之清明。这也是我们的共同期望。
胜利喽
好样的
没有热度了。。。
hp
不要捧杀!!!
你也喜欢吃山竹醇吗哈哈哈
冲冲冲 热度不能丢
1️⃣山竹醇提取来源不明
2️⃣未见到实际提取物
3️⃣知网关于山竹醇有关论文研究,几乎全部来自黄教授指导,综上,有理由怀疑,山竹醇也许压根就不存在,只是黄教授骗取国家科研资金的幌子
中国人大多都很能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能让11个人赌上学业和青春还有前途,也要拉你下水,可见这个老师差到了极点了。
大家要把目光放在黄飞若身上 ,千万不要只注意张黎,千万别捧杀
请保护好他们!
这一天我亲眼目睹了唐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冲向了巨人一样风车。
当我知道黄某今天依然能一脸轻松地走进实验室,告诉实名举报的学生们想怎么发就怎么发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件事注定不了了之。
十几年的造假,牵扯的绝对不止目前这些人,随便拉出一个估计都能让这十一个学生从这个行业消失。说实话,以卵击石真的会有效果吗?
我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就是绝望,
得多么绝望才能写出100多页的PDF?
马上要到毕业的时候,的多么绝望才能放弃即将到手的毕业证,
十几个人联名,一个课题组也就十几个人吧,没有风声被教授先知道,
得多么绝望才能这么齐心协力。
中国学生向来被人诟病的一点——没有血性。长年累月的儒家教育训软了人的个性,只知道老老实实听话,吃亏了就忍着,受气了就憋着,憋不住了一跃而下,都没想过把导师拉上垫背。学生时被导师压榨,工作了被恶人刁难。一辈子老实本分,一辈子受人欺负。今天这十一个人在网上发声,犹如鲁迅发文在《新青年》,为的就是让有些人挺起腰板,敢于斗争!谁人不知道这是在拿前途开玩笑,今天这十一个人敢站出来,是为了后面万万千千的学生不用受苦。鲁迅在《呐喊》中说: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亦无人为我摇旗呐喊。这话放到今天仍然适用。
给不了解的同学做个类比,生物实验室没有分析天平和PCR ,离谱程度不下于裁缝铺没有剪刀。
以前觉得中国高端人才总是喜欢往国外跑,而且一跑就不回,尽心尽力给外国人做贡献,罕见太多气死了。
可现在前有学阀事件,后有十一名硕士博士联名举报导师,突然开始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人喜欢润了,国内的学术圈似乎真的不够纯净,在这种地方是很难能做出成果的。
为什么直到今天如此强大的中国在科研领域依然没有走在世界前列,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反正不管最后结论如何,我是不会相信有十一位硕士博士愿意自毁前程就为了拉导师下水的,人家是博士又不是深井冰,到底该站哪边我觉得已经很明朗了。
125页的ppt,还有目录,摘要和致谢。
放眼望去,大部分硕士生用三年写的硕士论文都没有50页,好多博士生用4-6年写的博士论文也没有100页。
自毁前程式的曝出。
可想而知,125只是目前时间的极限表达,但绝不是整个真相的全部,可能比起整个黑暗故事来只是冰山一角。
有同学是举报人之一,先占个坑顶下热度。其实但凡读过研的同学,或者读过生物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同学,看到这件事之后应该都能感受到这些同学被逼到了何种境地。该吐槽的点太多了,总结起来就是,大部分生物相关专业研究生生存环境太恶劣了(其实我觉得四大天坑其他三个坑也差不多),包括但不限于,补助少,实验多,杂事多,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迫于遍地本科生这个大环境的压力,很多人在明知读研会面临上述问题的情况下,仍抱着,努力,坚持,相信自己能熬完这几年,选择走上研究生这条路。当然有人因为对有着科研的崇高追求而读研。但总结下来就是,读研的人,大多还是挺纯粹的。这种情况下,导师纯粹一点对待学生,给点科研上的压力,其他方面多照顾照顾学生,很多事情反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偏偏有那么些个导师,不把学生当学生,push,压榨,pua,搞区别对待。可以说科研环境的恶劣,大部分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导师一手缔造的。除了上面说的点之外,这个事件里的导师还把学生当傻子,肆无忌惮的践踏科研的最底线—学术造假。俩字,好死。这样一个举报书,放眼望去就俩字:绝望。希望这些同学能得到好的结果。说实话,读研之后会让很多人真正开始明白一个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从小的来说,选择进做机制研究的实验室,就是要面临那些做结构的同学文章出的又快有好的情况;选择做几十年前就有人研究的古早内容,就是要面临那些做近年热点的同学文章出的又快又好的情况;选择一个氛围奇怪的实验室,就是要面临那些选择了相对正常实验室的同学过的比自己顺心的情况。选择对了一位导师,真的能够为你的未来人生发展指引正确方向。但是读研之前,有多少人能够知道自己能够契合导师,契合实验室呢?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说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但是有一点我想对本科生说,不要仅凭一学期上课的那几十个小时跟老师的相处,就对某位老师产生了莫名的,崇高的敬仰之情,从而打算研究生追随某位导师。要知道,一位导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往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大概率,本科生只能看到导师人性中好的一面,而研究生,是真的能接触到人性中的恶。事件中的导师,我大三上过他的课。我不否认,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留下了一个还不错的印象。最简单的印证,就是我们在选择毕设指导老师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去联系了这位导师,也有很多同学想要进入他的实验室学习。问题不就出在了,上课的我们只看到了老师人性中的美吗?希望想读研的同学们,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导师/实验室之后,再做出这个可能影响你未来人生的选择。祝好!
数十名,还真是至少…拔出萝卜带出泥,跟他共过作的人应该不少,这里面和他一样的队伍能连坐一个加强连[飙泪笑]。算下来,单单是有教授头衔的估计两个手都是数不过来的。真要查的话,关起来审吧……真心建议学术不端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