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410 篇
  • 评论总数:2652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一小时前

骂名谁来担,白岩松说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本文阅读需要 8 分钟
首页 资讯 正文

真善美,“真”排第一,“真”是“善”的基础。这个顺序若乱了,可能就是“伪善”。

若有人不谈“真”,大讲特讲“善”和“美”,就要小心了。

lr2xgxb1.png

最近,央视名嘴白岩松采访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当谈到2024年促消费的话题时,白岩松再次眉头紧锁,向专家提出了一个颇有深度性的问题:“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不愿花?”

这个问题,我也是众多普通老百姓之一,可是我无法回答。

白岩松出版过一本书名叫《白说》,我觉得白岩松还可以出一本书,书名我帮他想好了,就叫《白问》。

lr2xh5oe.png

在我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常常会遇到一类人。

用谚语来讲,就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和“披着羊皮的狼”。

他们表面上装腔作势,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用尽冠冕堂皇的口号和华丽的道德辞藻来标榜自己、装饰自己 ; 背地里却借道德之名行贪利之实,与他们口中说的道德要求格格不入,是一种典型的“人前君子,人后小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君子”形象。

这类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道德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背地里做的是跟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相悖的事情,就是道德虚伪,又叫道德伪善。

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是道德虚伪的典型,被人称作“口蜜腹剑”,因为他总是嘴里说着某个人的好话,而背地里却想着如何陷害对方。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亦是此中翘楚,西方的不少政治家,包括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尼克松以及跟莱温斯基有染的克林顿,都被认为是道德虚伪的政客。

德国心理学家Lammers 做了一项研究,模拟办公室环境,随机指定受试者担任“老板”或“下属”角色。他发现,多数临时升至更高级别职位的人会变得更虚伪,他们在谴责他人的不道德和利己行为时,反应会很快,却认为自己同样的言行是可以接受的。

权力高的被试者做出了更多的作弊行为,同时他们对于别人虚报差旅费也表现出了更强烈的谴责态度。

lr2xhe6t.png

Lammers发现在不同道德两难问题上(为了重要的约会闯红灯;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漏掉兼职收入;保留被小偷偷来又扔掉的自行车),权力高的人会对别人持有更严格的道德标准,倾向于依靠道义论做出道德判断,并乐于维持现有规则。而权力低的人则一视同仁,认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来说这些做法都是同等程度的不可接受。

权力高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道德虚伪倾向,这可能因为权力是跟获取资源的渠道联系在一起的,权力高更有可能获取额外的社会资源。

而权力低的人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更少,他们采取阳奉阴违的道德虚伪策略很可能带来较少收益,招致更多损失。

当某人的地位比你高时,或者哪怕只是他认为而已,他的大脑都会告诉他,你需要他多于他需要你。因此对方会更倾向于满足短期需求,而不太担心不讲诚信带来的长期后果。

与此同时,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对着镜子做决定时,他们的道德虚伪心理会大打折扣!就好像镜子有种魔力,让人觉得自己正在被盯着,一有虚伪的苗头就可能被揭穿。不得不说,在没有别人在场独资决策的时候,确实更容易“两面派”。

道德虚伪并不会因为道德标准启动而减少,只有同时自我觉察的提高才会抑制道德虚伪,促使人们在实际选择中做出道德行为。

因此,单纯强调道德而没有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不能有效地减少道德虚伪。道德虚伪的普遍存更加说明道德监督跟社会监督的重要性。

道德监督意味着个体需要有良知有良心;而社会监督则意味着需要他人和社会对于某些人(比如高权力者)可能的道德虚伪予以监视。

lr2xhlb7.png

道德虚伪常常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欺骗策略,与羞耻有着密切关系。

羞耻通常起因于核心自我由于不道德行为而受到损害,因而试图避开他人关注进而减少这种损害。

他们很少感到羞耻,因为羞耻可能引起明确的自我觉察,进而把自己的行为跟道德标准进行对比,因此会抑制道德虚伪。

通过逃避羞耻,道德虚伪者也就避免了反思性的自我觉察,进而否认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或者把不道德的行为合理化为无关痛痒的小事,从而保护核心自我不受损害。

老百姓有钱不敢花,或许是老百姓钱太多了,钱包堵住了,或许是钱烫手,取不出来,或许是老百姓还不明白消费的重要性,一定是这样。

lr2xhsh5.png

lr2xhvqi.png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