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以张桂梅校长事迹为原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剧组来到了故事发生地云南省丽江华坪举办了一场路演,期间导演、总制片携一众主演尽数出席,一起为张校长、女高的师生们、华坪的相关领导们举办了一场点映。
当电影本身的放映结束,作为对华坪的回馈,也是对本周五即将上映的电影所做的宣传预热,主创们与观众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而这些也都也被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在主流媒体的推送中,我们看到了现场女学生们在影厅的坐席上哭泣;
也看到了张桂梅老师与学生亲密相拥。
从这些让人动容的片段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电影本身质量不俗,毕竟现实中原型们的接纳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如果我们在直播或路演的回放中看完了全程,那么这些又好像不是事情的全部。
影片原型之一的杨局长在互动中说,“我非常尊重张老师,从来没有吼过张老师,张老师也没有吼过我”,侧面反应了影片中情节与现实有一定的出入。
而当主持人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华坪女高的创办离不开杨局长所付出的心血”时,已经坐下且交还了麦克风的杨局长再度站起了身,重新要来了麦克风说:
“华坪女高的创办离不开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我算不了什么”。
还有一名女教师在对谈中说自己已经是母亲了,且“张老师对我很好,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
在电影中,一位做了母亲的华坪女高女教师被“张桂梅”认为不再有能力任教,被拒绝继续担任一名班主任。
当然了,他们都是很有礼貌的人,在说这些话时都是笑着说的,而主持人与导演也对于这些与现实中的冲突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导演说:艺术化的表达和处理,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还原。
主持人说:电影里的人物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重合,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平行时空的经历。
当然了,他们也都表现得很有礼貌,这里的人都很有礼貌。
但席间也发生了一件不那么有礼貌的事。
一位女学生代表当年表达了对张桂梅老师的崇敬,表示自己的未来也一定要为祖国做贡献,把一生都献给党。
那大概成为了张桂梅老师整场活动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当学生发言已然结束,想要递麦的时候,主持人突然说,“要不这样,你距离张校长最近,你代表大伙去拥抱一下张校长”。
这确实也是女孩的梦想。
但张校长微笑着摆了摆手。
此时的张校长已然疾病缠身,现年66岁的她患有严重的风湿、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这些都已经让张桂梅痛苦不堪。
在一次活动中,身旁记者不小心碰触到了张桂梅,便随即让她痛得直冒冷汗。
此番路演,张桂梅校长也是被身旁几位搀扶着进场,手臂上贴满了膏药。
察觉到榜样的婉拒,女学生随即转过身,但剧组并没有打消现场拥抱的想法,毕竟一张路演现场的师生拥抱图对于宣发来讲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主持人说“你从这一片穿过去,好不好,你穿过去,你跨过去,‘我们给你这个机会’”。
张桂梅老师的身体状况,做过深入调查的剧组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但他们依旧喜爱在各种场合通过与张桂梅老师拥抱来表达亲密。
主演海清也十分清楚张老师的疼痛,但包括她在内,现场却无一人上前阻止拥抱。
期间只有陪伴张老师的身边人不断地摆手。
包括张校长本人在内,大约有四五个人都在不断地摆手,这样的拒绝持续了有十余秒。
但最终,在主持人的语言敦促与剧组的示意跟放纵之下,全场仿佛都陷入了不得不拥抱的氛围,在场所有知情的不知情的人仿佛都在等待张老师站起身做出自己的表率。
然后张老师在周围的搀扶下站起了身,她幸福地抱住了自己的学生,并漏出了一整个手臂的膏药,于是便有了本文的第二张照片。
幸福是真的,但疼痛也是真的。
那么作为电影主角原型的张桂梅校长,她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对电影本身有何表示呢?
至少在我看到的视频里,面对主持人的多次交谈示意,张校长都只是在摇头,未发一言。
关于张校长不置一词的原因,大家也许已经在最近的《我本是高山》争议,以及自称“正义的六公主”所发的长文中了解了个大致。
在片方的语境中,这部片子的争议貌似是出现在了“男女矛盾”之上,是无数居心叵测的海外账号“成建制”的攻击,而这些攻击无不是“披着羊皮的狼”。
但如果你真的知道了影片中对另一个平行世界张桂梅的描写,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化处理”,那么也许,今晚的在座各位都是狼子野心,
从最基础的来说,目前我并没有看到主流言论中对于男导演男演员的攻击,毕竟影片中大多数演员都是女性,而两名编剧也都是女性。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是当目前所有对现实故事的改动徐徐铺展在观众面前之后,面对那些无法回应与解决的根本矛盾与争议,片方选择了话题性最大,最能挑动群众神经的“境外”与“男女”议题,来巧妙进行的话题转移与移花接木。
影片的争议主要分为这几个方面,从次重要到最重要依次为片方不懂大山里的孩子,电影中的最大反派变成了政府,以及对张校长的精神支柱进行了偷梁换柱。(像那些说其他教师说张桂梅老师是巫婆、说张老师没孩子的原因是无法自己照顾自己的我就在这里一笔带过了)
片方是真的不懂大山里的孩子。
试想一下如果在座各位是那种家里上不起学,家长也没有动力让自己上学,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便只能干杂活,既没有对未来的希望也没有对世界好奇的满足更不受任何人重视的女孩子,当这样的你拥有了一个可以包吃包住去上学的机会,你是会开心惊喜得睡不着觉,到了学校好好用功学习,还是会在学校里疯狂打闹,做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必须在老师的责备下才能停止?
《我本是高山》拍成了后者。
在“平行世界”里的华坪女高,学生们俨然成为了一群心思活络,对成为社会人充满向往的小太妹,她们在张老师的责骂后方才“幡然醒悟”,成为了本不会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剧组的人没苦到过这个份上,所以他们大概是不懂的。
在B太最近去的幸福之家里,曾经跟着父亲乞讨的12岁女娃不顾自己瘦弱跟营养不良的身体,早上坚持跟着大孩子跑14公里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在张桂梅的纪录片里,孩子们意志坚定,唯一的目标就是要走出大山。
被现实在泥土里狠狠摔过的人不需要被骂醒,需要被骂醒的人可能只有片方自己。
他们幻想着穷苦人家的孩子有着与自己一样的青春期与狂躁年代,殊不知那种在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才会扬起的精神上的不满,与进一步造成的现实冲突,只属于那些什么都有的孩子。
于是他们将城市中孩子的特有叙事安在了华坪女高的身上,将被责骂后的发愤图强,不骂没有危机感的幸福人设,安在了那些想要走出大山的孩子身上。
同样的逻辑还出现在了“酗酒的母亲”与剪头发的场景里。
在亲历者视频中,作为原型的学生很清楚的表示了酗酒的是父亲,一直资助自己生活费的是自己的母亲,而片中却改为了母亲酗酒,这一点广泛为人诟病。
片方与自称“六公主”的电影频道回应说这种说法是对影片的断章取义,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片中后来华坪女高对于酗酒母亲救赎的描写。
然而这便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农村中酗酒母亲的人设,能让多少观众带入呢?
作为一个半农村长大的孩子,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母亲。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能归类到剧组不懂大山里的家庭,或者说是农村里风土人情的问题。
再说剪头发,华坪女高的学生都需要剪成短发,好能节约出更多穿着打扮的时间用于学习,这是符合现实的,然而片中的学生们却哭泣着抵触剪发,还是那句话,当你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
很喜欢一位博主的比喻,她说《我本是高山》拍的不是华坪女高,它拍的是大山里的《小时代》。
就像当年郭敬明对富人世界的臆想,艺画开天对三体中罗辑的人格揣测一样,《我本是高山》带着城市里的认知,扎根在城市里的剧组,借着张桂梅这一绝佳题材,描绘出了自己对于群山的那一头穷苦孩子们蜻蜓点水般的想象。
第二个问题,影片中所描写的反派仿佛不是别人,而正是一直作为张桂梅后盾的政府本身。
我们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年少染病,却梦想建校的张桂梅,她的敌人究竟是谁呢?
是贫穷,是贫穷所导致的资源不足,是资源不足决定了的教育落后,是教育落后造成了的落后思想,是落后思想滋养着的女性生存空间差。
这些矛盾从头到尾相互依赖,深深扎根在了我国西南地区,没有任何一个是好解决的问题。
云南多山,交通不便,各地都很困难,从张校长决定办校开始,她的人生就注定了像山路一般崎岖难走。
但影片中描写出的最大boss是谁呢?
不是贫困,操场、厕所、教学楼仿佛都唾手可得,不是思想,因为连学生自己都不好好学习,最大的反派是政府派来找茬的领导,训斥张桂梅的领导,搞形式主义的领导,想要拆分学校的领导,抓大山中“课外补习”的领导,没有关爱只有下马威的各级领导。
、
第二个问题,影片中所描写的反派仿佛不是别人,而正是一直作为张桂梅后盾的政府本身。
我们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年少染病,却梦想建校的张桂梅,她的敌人究竟是谁呢?
是贫穷,是贫穷所导致的资源不足,是资源不足决定了的教育落后,是教育落后造成了的落后思想,是落后思想滋养着的女性生存空间差。
这些矛盾从头到尾相互依赖,深深扎根在了我国西南地区,没有任何一个是好解决的问题。
云南多山,交通不便,各地都很困难,从张校长决定办校开始,她的人生就注定了像山路一般崎岖难走。
但影片中描写出的最大boss是谁呢?
不是贫困,操场、厕所、教学楼仿佛都唾手可得,不是思想,因为连学生自己都不好好学习,最大的反派是政府派来找茬的领导,训斥张桂梅的领导,搞形式主义的领导,想要拆分学校的领导,抓大山中“课外补习”的领导,没有关爱只有下马威的各级领导。
作为一名想要干实事的党员,张老师一定会面临各种摩擦与斡旋,物质的阻碍以及资源分配的问题,然而片方却把不那么困难的想的太难,而把真正困难的又想象的是如此的轻描淡写,若有似无。
如今拍成这样究竟是因为剧组生活经验的不足,还是因为看着其中某些类似欧美日韩影片常见的反政府元素就特别想放大呢?
恐怕只有剧组知道了,也许我们可以从影片之后出海的效果以及获奖情况一探究竟。
总之,华坪没有亏待张校长,反而张校长是因为想要回报华坪而常驻于此,杨局长没有吼过张老师,反而华坪女高的成功,除了张老师的呕心沥血,也必须客观看待各级党委的支持。
于是便来到了影片最饱受争议的一点,影片篡改了对于张桂梅而言贯穿了一生的,让她在绝境中都能支撑下来的宝贵精神支柱——即对于党的忠诚,对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生的追求。
说真的,直到今天我都难以想象剧组是花费了多大努力且顶着多大的压力在去做到了这一点的。
毕竟张校长,逢采访必谈对党和人民的信仰跟承诺,这简直是全国人民众所周知的事情,如若你淡去了这一点,甚至是像如今一样将其改为对逝去丈夫的热爱,那你是必然会被发现且引起巨大的争议的呀。
所以我不太明白剧组如此篡改的用心,是剧组没有预料到如今社会主义精神在普通百姓中的基础?是张校长说的次数还不够多?是题材不太容易获得国际上的奖项?
还是只是单纯的不理解什么叫做共产主义信仰,就像《攀登者》被拍成了《珠峰绝唱》?
不论他们的初心如何,所引发的结果都是如今的点映观众们对此并不买单。
逝去丈夫的确在现实中造成了张校长的强烈悲痛,但这样的悲痛与个人信仰的力量,随即让张老师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就像大丈夫不能太在乎儿女情长,张校长随即从悲痛中抽离,然后继续奋斗。
然而曾经的高山被刻画为了土坡,星空般浩瀚的存在仿佛坍缩成了一粒尘埃。
张校长的支柱,从来都是家国情怀。后者就像是浩淼的宇宙,紧紧包裹着她与丈夫,她们是前行路上的同伴,却被刻画成了信仰者与被信仰者本身,而当他们扭头一看,那些信仰的东西,反而成为了灭霸。
我们大概是不太能知道现场张桂梅老师不置一词的原因了,但片方又实在地抓住了“丈夫”这一身份政治的精髓,进一步往男女对立上面添砖加瓦,后来者们看到了性别的话题,只觉得话题的中心仿佛是“男性不配成为精神支柱”。
可以说,笔者目前看到的有关性别的议题寥寥无几,讨论张老师背后的精神信仰与是否符合现实的却占了绝大多数。可如今,“六公主”博文所代表的背后的片方意见却还是抓着男女对立不放手,就有大有群众反映你家卖的灌汤包中没有汤,而店主却回应说“你是不是贬低中国美食?”的味道了。
最后还是想再吐槽吐槽片方宣发怼人中,对所谓的“境外势力”的暗示。
我个人非常非常讨厌这种把境外势力廉价化、娱乐化、随意化,尤其是挡箭牌化的行为。
境外势力是非常非常严肃的一件事,熟悉我的读者们知道,我个人在既往文章里曾多次提到过境外势力的存在、作为、以及目的。
从既往其他国家尤其是落后贫苦地区的经验来看,境外势力可以颠覆一个国家的政府、改造一个文化的精神内核、摧毁他们的经济支柱,甚至是让一个民族从此消沉下去。
这是一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非常严肃的客观存在的力量,结果现在居然有人用这么严肃的东西对内来抹黑仅仅是批评自己的声音,娱乐化了大家对这两年好不容易提起来的警戒心理。
我真的是,气的想打人。
如果这里面真的非要有一个境外势力,那这个境外势力是谁,看到这想必也已经不言自明了。
你可以说,片方是很聪明,他们知道如今大众的雷区在哪里,但他们也不够聪明,因为他们没能想到在性别议题与境外议题之外的,还有更为宏大和重要的信仰议题。
接下来的事情大概也会很简单。等到本周五电影正式上映,便会有无数普通城市的普通老百姓们在一周的工作收尾之后,或是在周末的茶余饭后走进电影院,去了解这位以前不曾好好注视过得伟大女性,去观赏这栋如同梦想改造家在甘肃白银的那期红砖房一般,四面漏风,而又像模像样的电影。
人们会为它哭泣,会愤慨领导们的阻挠,会感慨张桂梅丈夫对她一生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在酗酒农村母亲那里稍微迟疑,但也无伤大雅,种子已然种下,只是种子已然被替换掉了。
而如若影片没有获得成功,那么在叙事中,它也会成为另一部“被极端性别主义者毁掉了的好片子”。
此次的风波其实也打破了我的另一个幻想,我之前一直以为人还健在,经历就不会被过度魔改,如今发现不仅没什么不能改,而且为了电影的宣传效果,张桂梅校长居然还要承受身体上的折磨。
诶,只能是一声叹息。
最后也很想对影视工作者们说上一句,虽然大概没人在乎我这么个小透明——那就是当你不认同或者不理解一样事物,那就最好别拍。
今天的中国和十年前野蛮生长的年代已经不一样了,瞒天过海不再行得通,大家会永远记得你删了什么,增了什么,改了什么,所有的借口都是徒劳。
如果你要拍,那就做好把高定脱掉,把大鱼大肉停掉,去你要拍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的心理准备,也就是所谓的上山下乡,去贴近老百姓。
而如果你想拍的仅仅是一部特蕾莎修女,那就最好真的去拍特蕾莎修女,我是说真的,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