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是洋节应该抵制,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
万圣节到来之际,一些城市举办了万圣节活动,引来不少人的抵制。
这种抵制显然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相悖。
万圣节起源于西方中世纪与邪恶幽灵相关的庆祝活动。其中,女巫、幽灵、小妖精和骷髅都是万圣节的标志物,蝙蝠、猫头鹰和其他夜间活动的动物也是万圣节的普遍标志。传说中,万圣节为鬼魔打通了非法进入人类、破坏人类的通道,给他们敞开了这扇大门,妖魔鬼怪群飞色舞,魑魅魍魉任意而行。
从某种意义上看,万圣节就类似于中国的“鬼节”。
在上海巨鹿路万圣节活动现场,可不仅仅是有各种外国的妖魔鬼怪,各类中国人物和中国文化符号也闪亮登场。
比那英还那英的这英,和相约九八的王菲,高喊上链接的李佳琦,被向左抓进直播间的向太,后宫三人组甄嬛祺贵人安陵容。
这些年轻人们脑洞大开,装扮成各种名人、名梗、名场面,把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进行揉和,以一种轻松诙谐,又略带讽刺的意味表现出来,其中不乏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射和批判,堪称一场后现代主义的“文艺复兴”。
这些年轻人们,生生把一个外国鬼节,变成为了一场大型的cosplay秀,一场全民狂欢的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没有爹味说教,没有矫揉造作,只有娱乐和狂欢,主打就是一个玩儿。
这种氛围,至少三年来都没有出现过。扮丑搞怪,自嘲揶揄,在现代社会高压之下的难得纾解和释放,现代年轻人们的精神状态可谓是遥遥领先。
这样的“万圣节”还是洋节吗?依我看,不见得,这些节日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文化内涵,只是套用了节日的外壳,内在已经完全中国化,本土化,用中国人的精神打造出了完全迥异的中国节日文化,这算不上洋节。
不仅仅万圣节,其他的西方节日来到中国之后,也都被同化,进行了中国式改造。比如圣诞节已经基本实现了中国化。
比如,广为流行的圣诞节送苹果保平安,用的是汉字的谐音梗。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圣诞不把饺子包,撒旦抓人跑不了”的民俗谚语。
在河南的一些农村教会,在圣诞节这天不唱赞美诗,唱豫剧耶稣娃。唱的是:
冬至过了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三仙送来一箱苹果,还有五斤肉十斤面。
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开放包容,百川到海,兼容并蓄,才有中华文化的气象万千,大气磅礴。外来文化遇到中国文化,或者被中国文化吸收,或者被中国文化兼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中国文化才有了如今的博大精深。佛教的中国化,就是一个例子,现在的佛教基本上和原始佛教在教义和内涵上基本属于两个宗教。
抵制万圣节,说到底就是文化不自信,洋节也未必是不能过,而是一些人看你快乐就难受,不许你找乐子罢了。
不言不语,夷狄自慕。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抵制洋节,禁止学习外国文化,而是做好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扬,比如除夕春节等传统节日多放几天假,增加节日的内涵,丰富节日的内容,打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招牌,让外国人来过中国节。
如此,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年轻人又被拿来当流量密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