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鸡你太美”是恶俗烂梗,不能让这些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此言引起一片哗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反对的声音似乎更大更刺耳。
作为一家为人民群众发声的媒体,人民网定位为网上的人民日报,估计它自己也没有想到,曾经赖以生存的权威性,这次似乎有点难以立足好。
任何个体都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不能以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早的观点去思考解决今天的问题。
就这次评论事件,我觉得有三点看法要讲清楚。
一是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归根结底,“鸡你太美”“报giao”等不过是一个梗而已,虽然刚出现时更多的是调侃,甚至是嘲笑,如今却已变成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这些梗就好比“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山大”等曾经的网络流行语一样,不同的是如今信息更加发达,流行语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和众多大大小小网民朋友的互动方式。
80后有80后的童年,那时他们看了金庸武侠,每个小朋友装成大侠的模样,拿把自制的木剑挥来挥去。
90后也有90后的童年,他们看了《火影忍者》等动漫,着了魔似的学着动漫里帅气的结印手势,甚至还会突然吼出几句奇怪的日语召唤灵兽。
又或者青少年们走着走着突然来一个空气投篮。
时代变化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童年,不一定老的就是好的。
今天“鸡你太美”的流行必然有它的魅力,至少它能赢得小朋友们的喜爱,和《孤勇者》大火一样,这只是小孩子众多娱乐方式中的一种。
值得一提的是,该网站曾公开使用过绝绝子、YYDS等流行语,如今批评“鸡你太美”多少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况且“鸡你太美”的“受害者”自己都释怀此事了,他说“曾经我也以为打篮球是我的特长,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只是我的爱好”,多么深刻而幽默,说的多好,给坤坤点赞,多少人瞬间黑转粉。
所以,“鸡你太美”的影响没有那么坏,想想二十年前社会是怎么把电子游戏当成洪水猛兽的?
如今电子游戏都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了,养活了多少人,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
时代在改变,在进步。
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让人闭嘴。
该网站的评论出发点是好的,想给心智还不成的熟孩子们一个天真快乐的童年,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
可是不能通过让人闭嘴的方式来实现,这个世界不仅有孩子,也有成年人。
难道“鸡你太美”的梗,对成年人也有负面影响吗?
我想是没有的,它的影响不过是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点颜色罢了。
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关键。
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是控制传播途径,把网络信息分级分流就像电影分级一样,哪些是推荐给成年人的信息,哪些是推荐给未成年人的信息,在源头分清楚,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分流传播给不同的受众。
另外,控制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少年儿童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时间和频率,比单纯封杀的效果要好得多。
要不然,就算你封了一个鸡你太美,也还会鸭你太美、鹅你太美出现,只会激化矛盾,对解决问题无丝毫帮助。
三是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发声。
“鸡你太美”通过网评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人们反应过大的原因,不单单只是前面提到的两点。
是的,“鸡你太美”问题确实没有那么严重,解决真正的网络烂梗也还有更好的方式,但仅凭这两点,是不会让网友们那么敏感的。
他们的意见其实是权威媒体不应该把过多注意力放在“鸡你太美”身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发声。
举几个例子。
比如,去年的“毒教材”事件,那可是光明正大的荼毒中华儿女,教材中给日本家庭当佣人的中国人、神似日本武士的岳父、穿着美国国旗上衣挖长城的弱智男孩等层出不穷。
毒教材事件离奇的不了了之,前些日子,满是儿童情色的画展又冠冕堂皇的在商场举办,结果呢?
画家没事、主办方也没事,连个道歉都没有。
这种公然挑战伦理底线的行为,难道不比“鸡你太美”的影响恶劣?
又比如,2019年底,两个开着大G进故宫撒欢的女人,其中一个还嚣张的给网友们普及故宫是可以开车进去的,简直骇人听闻,外国元首来华都没有这个待遇。
更离谱的是,这件事最后道歉的却是故宫。
撒欢女人到底什么背景?作何处理?
也是不了了之。
类似的事件是不是更值得发声?
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比“鸡你太美”更重要且没有引起重视的事实在太多了。
归根结底,“鸡你太美”只是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