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地方面临着财政吃紧甚至困难。但我们知道的是,地方财政这些年的收入除去企业税收之外,还有大量土地财政收入,特别是还有中央财政补贴收入等等。那么,怎么突然就没钱了呢?钱都去哪里了呢?
近年来,地方财政的紧张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无论是一、二线大城市,还是五、六线小城市,多多少少都面临着税收不足、负债增加的困境。
对此,很多人都在寻找原因。
我们可以从近期国家公布的23年上半年31省市财政收支情况,了解一下财政的整体情况。
先说财政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共计65318.54亿元,同比增长13.5%。
其中有23个省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千亿元,其中3个省份超过5千亿元。
其中,广东财政收入以7126.03亿元的总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长5.9%,紧随其上的就是江苏第二、浙江第三。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方面,有16个地区增速跑赢全国平均13.5%。
但是,相比较而言,一些资源大省如山西、山西、江西等排名中下,增速放缓,尤其是江西,同比增长仅有2.4%,增速全国垫底。
经济增长较为发力,主要受到煤炭价格下跌的影响,工业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放低长行业不景气,税收收入下降,影响较大。
总体而言,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在上半年呈现出一个增速减缓的趋势。
再来看看地方财政支出情况。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有上海市实现了305.22亿元的财政盈余。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却陷入了经济困境,23个省市地方财政的赤字额已经达到千亿元,其中四川、河南的赤字额更是超过了3000亿元。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33893亿元,同比增长3.9%。这一增速对比收入明显降低,更低于年初财政预算5.6%的目标。
这反映出,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出普遍都在缩减,主要是由于各地财政部门都在认证落实国家“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
这样来看,地方财政收支出现了不平衡。收入增长,支出减少,反倒盈余不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财政的钱都去哪儿了?
首先,疫情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无论是企业的运转,还是老百姓收入,从上到下,都收到了严重的影响。
国家在防疫、救助、稳就业等支出,每一笔都不能省。
地方在税收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让步,减免了部分税收,而且,留抵退税政策也给财政带来了“阵痛”。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时期,开发商和老百姓不敢贸然出手。
据统计,全国有40%省市财政收入依赖卖地。
“土地扩张”日益减少,这对于靠卖地来获得收入的地方来说,财政收入正增长并不足以支撑基层财政全面改善。
另外,一些地方尤其是县级财政,在债务和房地产的约束下,只能依靠非税收入来维持,导致负债恶化,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很难落实到位。
“地方债”也是财政很大的一笔负担,现在,一些地方债靠以新换旧的方式滚动,利息支出越来越高。
近十年来,地方债到期规模持续攀升,2023年预计到期达到3.6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到期压力主要集中在6、8、9月,绝大多数省份地方债到期规模均有所增加。
而且,地区间分化明显,江苏、山东和安徽等省份债务压力较大,均在2000亿元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建投资”。包括建设道路、桥梁、机场等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基建投资也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引擎。
然而,一些地方出现了过度依赖基建投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地方财政吃紧的局面逐渐浮现。
基建投资通常需要巨额资金,一旦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地方往往需要大量借债,再次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这就相当考验地方的还款能力了,进而也就影响到了财政的稳定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建投资还可能出现资源的浪费和产能过剩。
在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和提高GDP,可能会推动一些无效、重复或不必要的基建项目,造成资源浪费。
不久前,甘肃省榆中县高耗资市民公园以及黑龙江佳木斯市方舱医院项目就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建设市民公园本应是惠及民生的好事,却因高额投入导致财政浪费;而方舱医院项目的必要性也备受百姓质疑。
财政资金是国家的重要财政资源,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落实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让财政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甘肃和黑龙江这两起事件,虽然引发了社会争议,但也凸显出财政监管的重要性。
财政资金是公共财富,应当用于最有价值和最紧迫的领域,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地方应审慎评估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只有这样,才能更贴切的满足人民需求,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归根结底,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福祉是才是衡量地方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地方应当多多关注民生问题,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
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