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508 篇
  • 评论总数:2803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3天前

网约车司机,枪口对准高德打车

本文阅读需要 17 分钟
首页 资讯 正文

“现在要是哪个平台取消一口价,我们司机都跟着过去!”7月,一名网约车司机生气地对盐财经记者说。

司机口中的“一口价”,是网约车平台基于预估里程和时长,按照快车实时计价规则,并根据起终点供需等因素进行一定幅度调整后的单价。

因为缺少灵活性且价格低廉,一口价让司机们的怨气越来越大。

前不久,深圳网约车司机公开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司机们认为,聚合平台高德打车“随意调价,降价扰乱市场,损害司机权益”。

盐财经调查发现,不少司机确实对此颇有意见。

“现在一口价满天飞,给你派个起步价的单,也就八九块钱,去接乘客还得跑个一两公里,平台还抽佣,你说还有钱挣吗?”老邹告诉盐财经记者。

没入局前,老邹就意识到了跑网约车不好干。他此前是个货车司机,有20多年的驾龄,2021年底转行跑网约车。转行前,老邹问了些朋友,他们就说:“要熬时间,也不是很好跑,但你要吃饭是不是?”

现如今一口价更是使得这行难上加难。网约车,怎么了?

01. 从自营走向聚合

一口价,以特惠形式推出,是网约车平台用低价争夺客源的手段。由平台根据行程距离和预估时长进行估价,只有出现“实际下车点远离原终点,实际里程与原里程偏差较大”时,价格才会被重新计算。

但由于一口价一旦定下,将不能更改,无法根据突发情况临时变通,司机需要承受时间与收入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口价本来就便宜,有一次,我跑了一个小时,就挣了8块,里程是没变,可临时堵车,就得在那耗着。”一名网约车司机对盐财经记者表示,“还有些乘客会让你送到小区里面,本来单价就定了,跑得越多亏得越多。”

作为低价订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口价订单本质上是行业竞争加剧的结果。7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共有3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相较于2020年10月,增加了111家。

大量中小型网约车平台能够入局,与头部网约车平台展开竞争,聚合平台的作用难以忽视。不同于直接提供运输服务的自营平台,聚合平台则采用的是聚合模式。

聚合模式是将自身流量分发给所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匹配网约车平台端与乘客端的供需信息,再由获得分发的网约车平台提供客运服务。该模式由高德在2017年提出。

除高德外,百度地图、美团、华为和腾讯在网约车业务方面,相继采用了聚合模式,以自营为主的滴滴同样接入了“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第三方服务商。

高德相关负责人告诉盐财经记者,高德目前和100多家网约车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在出行业务方面,还未实现盈利。

高德地图的打车界面也上线了一口价功能,对上线这一功能的目的,高德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用户在打车时,会出现堵车等不可控性的因素,容易造成预估价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有一定差距。一口价是所见即所付,可以避免司乘之间的投诉和纠纷。”

高德相关负责人告诉盐财经记者,一口价是由各个平台来定价并反馈给高德,高德会根据多个平台提供的定价计算出平均值,再反馈给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平台可选择是否采纳平均值作为最终定价,司机在接单时也同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一口价功能。不过,现实情况更加复杂。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通过压低单价来获取单量,是众多网约车平台争夺市场的高效手段之一。

采访过程中,不少司机向盐财经记者直言,“现在都是一口价订单,不开的话,单就更少了,能挣一点是一点”。

02. 饱和的网约车司机

程明发来自农村地区,皮肤黢黑。在成为网约车司机之前,他主要在村里务农,听从大城市里回来的年轻人说,跑网约车月入轻松过万。

2016年,他开着自家的燃油车,来到了省会城市,加入网约车行列。

当时,网约车平台为了激励司机接单,会给予大额补贴,并依据跑车时长、应答率、用户评分等指标授予司机以不同等级和称号,级别越高,派单越多。

跑车的前4个月,程明发每天都在疯狂刷单,日均跑车时长近15个小时。

评上了最高级别的称号后,程明发不再那么拼了,他固定每晚8点发车,次日早上7点收车,起初日均流水也能有六七百,但后来却越来越少,常常一天跑不到四百。

“扣除掉燃油成本和日常开销,每月剩不下什么钱。但我们村出来跑网约车的,却越来越多。”程明发告诉盐财经记者。

和程明发一样,陈澄也是被每月高薪吸引入局。“不要跑网约车,好好找工作上班。”这是陈澄向盐财经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跑网约车最初并不是陈澄的第一选择,他此前在教培行业工作,后只身一人前往杭州求职,却又屡次碰壁。

在压力和焦虑之下,陈澄决定先跑网约车过渡。“我当时在网上问了那些拍短视频的,他们说只要好好跑就能跑到流水。”陈澄告诉盐财经记者,现在看来,“这是他们引流劝人去租车的方式吧,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半年以来,每天跑车十二、十三个小时,日均流水四五百,每月攒下两三千是陈澄的常态。陈澄说,这也是杭州司机们的常态。

面对流水“越来越不行”的快车市场,网约车司机正在艰难抉择。

程明发和陈澄已经离开了网约车行业。老邹也想离开,却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看行业咋样吧,走一步算一步”。小马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豪华专车司机。而在滴滴等平台,想要成为一名正式的全职专车司机并不容易。

在通过性格和心理测试、面试、统一培训、笔试和上路考后,司机将迎来一个月的试用期,在这一个月内,司机不能犯任何错误,做到零投诉。整个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会筛掉一批人。

不同于可以随意进出的快车领域,小马告诉盐财经记者,滴滴会严格限制专车司机的数量,在小马工作的城市,滴滴专车司机不超过4000名。“因为不是无底线扩招,所以专车司机的收入可能更有保障。”小马现在每月的流水有1.5万—2万,是他跑快车时月均流水的两倍还多。

但小马补充说:“听着多,因为单少车贵,每月真正到手的钱和跑快车差不太多,不过会轻松一点。”卢布提供的某平台专车小队在7月16日的跑车数据显示,当日提供服务的司机共有35名,当日平均流水约为599元,平均工作时长约为14小时,有24人工作在14小时以上,有19人当日流水低于平均水平。该车队的服务城市在山东济南。

“暑期是网约车的旺季,流水情况还相对比较好,但也都是靠时长拼出来的。”卢布告诉盐财经记者。

事实上,随着网约车市场日渐饱和,今年以来多个城市提出行业预警或者暂停受理以维护秩序。

7月21日,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宣布,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

除了上海按下暂停键,今年以来三亚、珠海、济南、遂宁等城市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提醒大众该市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

但目前,网约车仍在积极招募司机,争夺运力。据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6月30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万本、车辆运输证243.4万本,6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63亿单。

相较于在2020年11月首次披露的网约车行业情况来看,网约车驾驶员证增加了127.5%,车辆运输证增加了129.8%,订单量仅增加了约21%。

03. 平台内卷,监管介入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63亿单。其中,聚合平台完成2.18亿单,占比约28.6%。

相较于去年7月,订单总量增加了6800万单,其中6500万单由聚合平台贡献。随着聚合平台的崛起,争议也随之而来。

以高德地图为代表的聚合平台,时常被质疑采用竞价排名的排序模式,在无形中拉动平台内卷,促使各网约车平台通过不断降低单价来获取更多订单,最终,苦了司机。

高德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高德采用的是推荐+服务+价格的混合排序方式。比如在特定时段会优先向用户推荐出租车、专车等,考虑的是叫车更快、服务稳定,价格并不是首要因素。

但当乘客在一种车型中选择服务时,需要考虑乘客使用习惯,若依据其他指标对价格进行乱序排名,用户体验会较差。此外,有些价格低但服务差的平台也会被排在后面。”

聚合平台上, 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的合规性问题,也时常引发关注,饱受质疑。

7月12日,浙江省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知,要求相关网约车聚合平台从7月20日起,对在宁波经营的八家网约车平台经营者实施临时下架处理。

业内人士向盐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相关部门要求从事网约车经营应当具备企业、车辆、驾驶员3项经营许可,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平台能够达到百分百合规。

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6月,聚合平台按订单合规率由高到低的分别是滴滴出行、高德打车、花小猪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合规率最高为72.8%,最低为48.7%。

那么,网约车行业的价格究竟该怎么定?各地区纷纷出台了通知。比如,6月30日,广州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聚合服务经营行为的通知》,要求网约车聚合服务经营者不能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网约车企业的交易、价格等进行排除、限制竞争。

比如,7月19日,武汉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网约车行业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网约车平台、网约车聚合平台要落实明码标价,不得以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落实调价备案、公告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

目前,据网友反映,享道出行在上海暂时下线了一口价功能,后续上线时间待定。

呼我出行同样在郑州停止了一口价派单渠道,并承诺“随着一口价的取消,订单的投放运营也会作出相应调整”。

盐财经记者发现,在上海和郑州,高德同样已经下线了一口价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标有价格区间的平价车,价格高于部分经济型网约车。

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仅要解决如何盈利的现实压力,如何平衡从业者利益与消费者利益,更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