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一:政绩观扭曲,导致官员脱离实际胡乱作为。“无利不起早”,想要在上级面前留下好印象,想要在官场得到提升,就要想方设法制造出好看的“政绩”。所谓‘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当政绩观发生扭曲,做工作不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而是为了让领导注意,“荒山刷绿漆”、“围挡遮危房”、重大活动“群众不够干部凑”、给贫困老人送桶油、送袋米,不仅要拍照,还要上新闻,过几个月贫困户是不是饿死了他们反而不关心了。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组织媒体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工作却不了了之。
根源二:上级罔顾实际,下级应付差事,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有人说,形式主义的发生,有时是被官僚主义给“逼”出来的,不无道理。有的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不调查、不研究,拍脑袋决策,提出的要求、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在执行时下级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例如:一位基层干部举例说:“某一天晚上8点多来了一个电话,通知全县在第二天12点之前,摸清楚全县某某行业的生产情况。但即使牺牲睡觉时间,通宵达旦摸排,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上级的指令就在那,第二天非交差不可。怎么办?只能胡编乱造一些数字”。 作为行政管理的最小细胞,基层单位人手有限,却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对应着各路“条条块块”,上级的各类检查、督导、统计等如同“走马灯”,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根源三:“官本位”思想,导致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目中无人,都折射出权力的任性。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官员自觉不自觉地就有了“官老爷”做派和“衙门作风”,出门“讲排场、耍威风”,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包括“门好进、脸好看”但依然“事难办”,“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横眉立目”。做足‘面子’好显摆”等现象并不鲜见,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习惯层层陪同、前呼后拥,有的习惯以开会解决问题,大会小会“各方代表”都得到齐以显示重要重视等,归根到底还是“面子”文化作祟。
其实,造成这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最根本的根源是:社会制度问题。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怎么很少有这些不务实玩意?就因为他们的政府官员是民选的,全体民众和媒体都在盯着你,你敢乱来吗?而且他们的官员没有那么多上级也不需要对其他官员,只要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就可以了,因为他们的乌纱帽是选民给的,不是上级任命来的。就像美国的纽约州长无权罢免纽约市长,纽约市长也无权罢免下面的县长镇长。他们都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事,弄虚作假反而会遭到罢免甚至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