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四明山雪景美成仙境,结果却因一场封路冲突闹上热搜——视频里,穿制服的“执法人员”用私家车堵住下山路,还怼游客“有领导在赏雪”!
网友直接炸毛了:“这是明目张胆的特权啊!”
但官方火速澄清:根本没领导赏雪!是寒潮导致游客扎堆,交通志愿者疏导时说话冲,才引发了矛盾。
为什么网友不信?主要还是这三个关键点太扎心!
- “考斯特想象”让人细思极恐。视频里出现的中巴车(考斯特)成了“实锤证据”——这种车常被用作领导接待用车,网友瞬间脑补出“志愿者为领导开道”的画面。虽然官方解释是普通游客用车,但大家心里的“特权焦虑”已经被点燃了。
- 封路流程“野路子”频出。用私家车堵路、穿执法服的志愿者……这波操作让网友直呼“离谱”!正规交通管制得提前发通知、用警示车辆,哪能这么“临时起意”?有老司机吐槽:“上次下雪封路也是突然堵死,等两小时车都冻成冰棍!”
- 志愿者“背锅”糊弄谁呢?官方说“志愿者态度不好”,但网友不买账:“穿制服就有执法权了?连封路程序都不懂,培训是走过场吧?”更有人犀利指出:“这哪是志愿者?分明是‘临时工’2.0版!”
那么,官方的回应为什么能火上浇油呢?
虽然第一时间否认了“领导赏雪”,但官方只说“志愿者没礼貌”,对几个关键问题避而不谈:
为啥志愿者能穿执法服?
封路决策有没有走流程?
考斯特车到底是谁的?
这种“甩锅”态度,难怪网友质疑:“是不是想用‘误会’二字把事情糊弄过去?”
目前,尚不知道该事件的后续会如何收场,我是希望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可以改变三个做法。
一、别再用私家车堵路了!
交通管制得用正规警示车辆,提前发通知,别让大家堵在半山腰干瞪眼!
二、志愿者别再“狐假虎威”!
统一穿“黄马甲”等明显标识,明确“劝导不执法”的权限,别再让群众分不清谁是“正规军”。
三、有错就认,别玩文字游戏!
官方回应别只说“态度不好”,得把封路依据、培训漏洞都摆到台面上,用透明化操作重建信任。
说到底,这事儿戳中了民生痛点。
谁不想赏雪拍照?但公共资源不该被特权挤占,更不能因管理混乱让百姓寒心。希望宁波这次能真正吸取教训,别让“误会”成为特权滥用的遮羞布!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案例丰富且贴合主题,论证逻辑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