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693 篇
  • 评论总数:2824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6小时前
辰语AI

温州老师自杀背后:成绩至上的教育,还要吃多少人

本文阅读需要 9 分钟
首页 社会,观点 正文

m7g9abor.png

00 = 文

日前一则消息在网上发酵:2月12日(元宵节),寒假开学前一天,浙江温州市百里路小学一名49岁的女老师在学校自缢身亡。
该老师在百里路小学教语文,是六年级某班班主任。
网传,当天下午校长在会上宣布,将从六年级开始实行末尾淘汰制,成绩最差的两个班,老师年终评级不合格,取消评优、扣工资奖金。
该老师强烈反对末尾淘汰制,提出辞去班主任一职,被校长拒绝。会后,她在六年级六班教室内自杀。
有网友在网上留言称,自杀的老师是其儿子的班主任,这是她到百里路小学后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为人正直清廉,特别特别好的一个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得知消息非常震惊。”
该网友还称,她所带的班是篮子班(实验班),其语文成绩一直在百里路小学集团内名列前茅。
关于自杀的原因,网上还流传着其他说法。
但不论什么原因,基本事实已经清晰:老师确实在学校自杀了。
据说,事发后学校封锁了消息,对外声称老师是猝死的,并压制网络传播,但消息还是于近日发酵。
17日,有媒体向温州当地有关部门求证消息真实性,当地官方回应,该老师去世原因还在调查,网传学校对该老师实行末尾淘汰制不属实。此外,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经核查,该老师系在教室突发意外死亡。
从官方回应能看出来,他们在掩饰某些真相。
自杀就是自杀,猝死就是猝死,什么叫“突发意外死亡”,难道有其他隐情?
网传对该老师实行末尾淘汰制“不属实”,到底哪里“不实”,实际情况又是什么?
据说老师自杀前在黑板上留下了遗言,结合当天会议内容,应该不难找出自杀原因,可事发至今已经五六天了,为什么还在用调查推脱?
或者说,自杀确实与末尾淘汰制无关,那完全可以公开会议内容,证明给外界看,能公开吗?
该老师离世后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封锁消息,避重就轻,玩文字游戏,转移视线,目的就是尽快把这桩丑闻应付过去。
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这么干,可是学校最不应该这么干。
普通企业搞这一套可以归因于资本的丑陋本性,如果连教书育人的学校也丢了基本节操,那学校还是学校吗?教育还是教育吗?
百里路小学创办于1912年,前两年刚过完110周年校庆。
顺应形势,百里路小学从2009年开始施行集团化办学,当年兼并了西城路小学,2014年又新建了勤奋路校区。
到目前为止,百里路小学集团一共有四个校区,包括本部、西城路校区、勤奋路校区和鹿城路校区。
走上集团化道路的百里路小学,以“幸福教育”为理念。
2018年,百里路小学集团校长在采访中解释,幸福教育的载体包括“幸福课堂、幸福班级、幸福校园”,幸福校园的总目标是“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
该校长进一步阐释:
“教育应该是一段旅程,小学阶段要做一点和考试分数无关的事情,做一点和情感价值观有关的事情,要给孩子童年留下最美好的印记。小学六年,教师要用阳光般的心态,带着孩子一起享受共同经营的教育生活,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如今再看这些口号,“幸福”“阳光般的心态”,简直不能更讽刺。
最近二十年,基于教育资源失衡、择校困难、生源减少等问题,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发展趋势。
2011年,北京小学率先成立教育集团。到2018年,北京已有158个教育集团,覆盖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中小学。
百里路小学所在的温州,2021年,集团化办学已覆盖了80%的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公办初中的覆盖面更达到90%。
在全国范围内,2023年,我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大行其道,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解决现有问题,但是,其弊端少有人提。
集团化办学的本质是商业化,是兼并扩张,学校不可避免的向企业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问题同样会成为学校的问题,比如竞争,比如管理制度。
集团化办学之前,百里路小学的老师竞争,是一个学校内、一定班级间的竞争。
百里路小学的校长即使有竞争压力,也是在同一个教育主管部门下、不同学校间的竞争,它更像是有计划的资源分配游戏。
集团化办学之后,老师的竞争扩大到整个集团,学校的竞争也变成校区间的竞争。两种竞争都与利益直接相关,尤其是后一种,几乎是纯粹的利益之争。
这种情况下,企业化的学校必然会用绩效考核、末位淘汰等制度来强化内卷。
这种情况下,成绩至上也就成了必然中的必然,因为考核老师最简单、最清晰的指标就是学生的成绩。
用最经济的方式办学,结果教育变成了纯粹的经济,本起事件的悲剧根源或许就在于此。
事实上,受教育商业化影响最大的肯定不是老师,是孩子。
用个最简单的办法,在百度上搜“小学生自杀”“中学生自杀”一类的词条,你就能看到数不清的案例。
或者注意倾听周围的声音,你也总会能听到附近哪所学校发生了自杀事件,这些案例基本都没有被公开。
当下,用“蔚然成风”来形容中小学生自杀现象,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
1949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2522万人,2023年为1.6亿人。
1949年,高中阶段在校生44万人,2023年为4542万人,增长103倍。
1949年,各类高校在校生11.7万人,2023年为4763万人,增长406倍。
新中国取得的教育成就有目共睹。
可是,当一个最不应该自杀的群体出现大量自杀现象时,它肯定在根上出了问题。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