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个很自然的一种调整方法,就说工资涨得高企业利润下降,它扩张的速度下降。失业率高了从企业层面来讲就说如果失业率高,他就会抵制在业的工人在本企业里边涨工资要求。那么他甚至会减薪,但他一般不太敢减薪,为什么他不敢减薪呢,因为你一减薪了,有出路的人就跑了,留下来的是不得不在你这留下来的。所以反有本事的有技术、有能力的人留不住。这也是一个从微观上来有这个,叫逆向选择(invert selection)。
银行贷款也是,你把贷款率提的太高结果还不起债的人很希望得到贷款然后他就破产。有经济实力的人觉得你利率太高划不来,他不贷款。保险也是一样,你把保险的额度太高,风险特别大的人不怕这个高额度。但是健康的人,就不愿意去买保险。
这些都是微观上的一些现象企业作为经营,从微观上来讲他雇多少人,他是考虑最后一个雇佣的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跟他的工资相匹配,所以他是把市场的工资作为一个外部的,一个既定的。然后他考虑雇佣多少人,当然也得考虑长远。
比如企业认为前景非常好,它会不惜代价雇佣很多人,到后来发现前景不理想,会裁好多人。因为一般来讲通货膨胀每年比如说2%通货膨胀,那么这个就给了一个企业考虑要不要提工资的操作空间,因为这个通货膨胀每年2%那么工资不变,就会变成越来越便宜。
如果失业率比较高,那么他就可以不提高工资,工人也不敢在合同里边提出更高的工资要求,这样话对企业的利润有保障。但是如果失业率低工人比较横,比较容易跳槽,然后在企业里要找工作的人少,他就觉得不提高工资工人会跳槽,有本事人就会离开,他就不得不把工资水平往上调。
所以失业率的高低是决定企业是否涨工资或者降工资的一个重要的决策,那么什么东西调整失业率呢?反过来是宏观经济,微观上企业是否跟着通货膨胀去调整工资取决于失业率的高低。宏观上失业率是取决于生产过剩的问题。
如果工资水平不能把生产出来东西消费掉那么生产过剩越来越严重,失业率就会上涨。你卖不出去失业率就会上涨,恶性循环。所以这就变成一个萧条,它是周期性的,那么萧条一段时间把大批产能破坏掉了以后,新的投资就可能有满意的回报,所以新的投资出现导致他一种加速。
就像房地产投资拉动一大片,那么这时候失业率就下去了。但是工资虽然涨,利润也在涨,所以企业这时不怕工资涨只要利润能继续涨就继续走下去。
到下一次生产过剩太严重,这个循环中断了,那么又导致大量的工人找不着工作、企业关闭、裁员等等,恶性循环。又一个周期过去了,这么一个过程。
资本主义条件下具体是怎样做到让失业人群失业的不是阴谋论,也不是企业他自己能调整失业率、失业人群的。它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客观规律,一直是波浪式的。它生产过剩导致萧条大量的产能破坏,破坏了以后导致新的有利可图的投资环境,这个投资环境展现出来复苏,它就会有种加速一片繁荣。一片繁荣就导致了生产过剩,特别有意思。
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他们怎么去形容这个呢,他就责怪投资者有时候过于乐观导致了这个萧条,全是主观的,都是事后诸葛亮。所以主流经济学特别唯心主义的,他们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周期的解释,非常可笑的。
所以这经济周期咱们从生产过剩的逻辑来看,就是投资热导致他良性循环,然后就快速膨胀以后产能增长速度超过消费增长速度导致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开始有裁员的恶性循环,然后到下一次复苏。
所以可以看失业率是往上涨往下降,而且美国的历史上它是经济萧条以后失业率急速上涨,然后复苏后缓慢地下降它是非常非对称的。萧条时失业率涨得非常快,复苏慢慢往下降,看起来是经济最好的时候就是失业率最低的时候,其实就是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
所以往往好多人说:“现在经济不是挺好吗,你看看数据多好。”历史上数据好的时候都预测着下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好多人以为过去是过去,不相信还有下一次经济危机。
18年19年那我在美国的时候,好多人说现在经济条件不是挺好吗。我说历史上,当你失业率到这么低的时候,往往是下次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然后19年的秋天美联储就开始降息,这还在新冠以前。
企业层面它控制不了失业率,控制不了工资水平。宏观层面它是通过英文讲boom and bust(快速膨胀)然后一个萧条去调节失业率,也调节工资水平。
总的来讲,这里边还有好多各种博弈,比如说工会的作用,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等等。都会在边缘上影响就业影响工资水平,总的大的趋势还是生产过剩危机,怎么去克服它,影响着就业,失业影响着工资水平。
志愿者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整理人:one bird kiss
看看香港市场才知道还是自己人对自己人下手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