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396 篇
  • 评论总数:2649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4小时前

谁毁了河南高等教育

本文阅读需要 8 分钟
首页 观点 正文

一谈起河南高教,只有两个话题:1、全省只有一所211;2、当年不要中科大。很多人只知道结果,其背后有什么故事,且听老汉说道说道。各位看官和老汉一起想想,谁造成了河南学子坎坷的求学之路?谁造成了河南高等教育的没落?

1、开局不错。建国初期,河南高等教育两所知名高校: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焦作路矿学堂,其他如河南省水利工程专门学校等名声不显不予赘述。当时全国各省高等教育规模都不大,而一省有两所知名高校的已属于佼佼者。

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创建于1912年,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焦作路矿学堂(50年以前的焦作工学院前身),创办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的焦作路矿学堂,一所最初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创办,在我国建立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1950年1月,焦作工学院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领导

2、命运多舛。1950年起,河南两所高校开始了被肢解的命运。

1950年9月,焦作工学院根据燃料工业部通知,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并将学校由焦作迁往天津。后经过多次搬迁天津、北京、四川、徐州,成为现在中国矿业大学,985/211大学。现在留在焦作的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工学院58年建校)只是在焦作路矿学堂原址办学,和原本的焦作路矿学院没有关系,校史从1958年算起,而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却是从1909年算起。

1952年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为河南医学院(后改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独立发展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并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调入武汉水利学院(今武汉大学),财经系调入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植物病虫害并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并入江西农学院(今江西农业大学),土木系和数理系数学专业并入湖南大学。河南大学后来更名河南师范学院

3、建设郑大。河南大学被拆分肢解,1954年国家高等教育部计划将山东大学从青岛迁往河南郑州,来填补河南大学拆分之后的空白。山东省自然不愿山东大学流失,1956年5月份,教育部为了平衡两地对于高等教育的期盼,出台了一个折中性的政策。郑州的大学还是要建设,不过从河南大学更名为郑州大学;山东大学暂时留在青岛,不在迁移。由山东大学牵头,其他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在内也抽调相关人员,共同组建了新的郑州大学。

4、京校外迁。1969年左右14所北京的高校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开始迁出北京,疏散到全国各地。这14所高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北京机械学院,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电力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对外贸易学院。其中河南承接了对外贸易学院,无力接纳几千人口的中科大了,这里说的接受能力,其实就是基本的吃饭问题,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确实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中科大。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对外贸易学院就是后来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迁到河南信阳固始、息县两地),后来对外经贸大学回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当年外迁其他省的高校基本上都迁回北京了。

5、其他高校:中原大学、平原师范学院等等影响力不够,不再一一赘述。

以老汉看来,建国初期各省高等教育水平都不高,河南高等教育不能跟京津沪苏浙经济发达省比,在全国来看不是拔尖的顶级,但是绝对在中等靠上、上等考下之流。建国后院系调整,河南这本就不深的水池只见流出不见流入,两所985潜力高校说迁就迁、说拆就拆,1952年建设4大工学院又一次略过了河南。京校外迁留下一所水院,飞了对外经贸,接不住的中科大竟然成了河南短视的根源。同样是儒家文化影响的土地,读书已经是颗入血脉的基因,如果有能力怎么可能会把高校拱手让人。

网上最喜欢抨击河南的就是短视,拒绝中科大。没有人想过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已经承接了北京外迁高校的河南有没有能力再款待来自首都的大学和大学生。可能很多人生活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无法想象当时的困境。老汉却记得没有粮食吃的年代怎么样,老汉至今不吃红薯、玉米,实因这些当主粮吃的年代吃怕了。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