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manner咖啡店店员和顾客发生冲突,网上有不少舆论同情店员。你觉得是为什么?
有意思,因为我记得早期改革开放的时候,铺天盖地地宣传顾客是上帝,所以人们特别认为顾客花钱了,就应该像上帝一样,基本上都是谴责店员啊没有好好伺候这个上帝。现在你可以看到了: 越来越多老百姓,他自己变成了打工人了,他发现顾客是上帝就是一个谎话,是为老板赚钱的,代价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这种非常辛勤的劳动。
我想象还是有很多人会认为,我花钱了我就应该得到这种服务,你店员你就不应该这样对待我,他是这种资本的逻辑—谁有钱谁说话。所以现在的风向更多,如果真的更多的人同情店员,那说明现在打工人的互相的认同、同情、体谅变成一种普遍现象,所以这是好事。因为过去呢老百姓不把自己当成打工人,往往不会体谅其他打工人的辛啊,所以他不会换位思维。
当然我对这事具体情况不了解,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人们更多的同情店员,那也说明这个社会上,这么多年你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个打工人。所以打工人这个词一出来我特别高兴,这就是一个工人阶级的代名词,以前的什么白领、蓝领,这个码农、打螺丝的等等,他把工人阶级分成三六九等,但是呢后来发现都是打工人,不管你是码农,不管你是流水线上的,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你都是打工人,所以这也是阶级觉悟提高的一个表现。
以前也有人说,毛时代的售货员态度很差,是这样的吗?一般都是怎么解决呢?
因为前30年商店的店员,他是工人的一员,他有人格尊严,所以有的时候这些店员对顾客的不耐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你想想,在M时代的百货大楼里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都是工人,都是工人阶级,那么这里边呢平等对待是比较难。—当然那时候没有超市,所以你要什么东西了他得给你拿出来,然后人呢挑来挑去,那个卖货的人呢就不耐烦,这是很可以理解的。所以你想想,在双方顾客和店员都是平等的关系条件下,他们怎么处理之间的矛盾,那就跟在资本主义雇佣条件下完全不一样。那时候属于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说服教育,给一些店员讲,就说顾客呢是工人,他们只能在上班以前下班以后,匆匆忙忙的去搞什么买什么,所以呢你要体谅顾客。那顾客呢也需要体谅店员,互相要谦让,互相要尊重,这个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东西呀。你想想,如果我们相处的社会大家都是平等的,平等大家也是会有发脾气的,也会有不满意的,那么怎么去处理这种关系呢,那只能通过摆实讲道理,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方法,而不是用威胁你的钱包,威胁把你开除了,把你惩罚了等等啊。所以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边,矛盾肯定会出现的,但是它是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矛盾,现在呢就不是一个相互平等的矛盾,现在就是顾客可以告诉老板,你要惩罚你这个店员,他威胁了店员的生存。我在我们学校有一次中午吃饭,然后有一个也不知道是老师还是外边的人,这还是在新冠以前外边人能随便进来到食堂里去买饭,因为我们食堂的饭的比较便宜或者方便还是怎么着。
反正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我们学校老师还是外边的人,他去买烧饼,里边服务员拿给他,他说哎呀我不要这个我要那个,挑来挑去挑来挑去,然后那个服务员就不耐烦了,不耐烦,说你到底要哪个,然后那个人呢就说你态度不好,我要告你的这个老板让你失业了。哎呦,我就特别生气,我大发雷霆,我说你有什么资格去这么刁难人家,就是因为你是一个教师或者你一个顾客,你就可以那样刁难这个店员,你威胁人家。后来也是不了了之了,就是说我就发现这些人呢,以为自己拿钱买东西他就可以把店员当牛马使唤,哎呀真是太让人生气了,他不是一种平等的态度,他对店员不是平等,他不是体谅人家在店里边打工只是为了谋生,而且好多老板对对顾客呢有好多明面上好像为顾客服务,其实暗地里边偷工减料各种东西多的是对吧。所以我就觉得好多时候这些人到饭店去或者到餐馆里边去,对店员态度横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你想一想,这个服务员把你定的菜从厨房拿过来,路上你人看不见的时候吐个唾沫你知道吗,真是啊,所以他要惩罚你很容易,你看不见罢了。所以表面上看来你很横,人家也会想办法报复你呀,真是啊。所以好多有权有势的人呢,他其实对待店员对待打工人那种傲慢,真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拿M时代一个平等的人际关系条件下,怎么去互相尊重这么一个情况,来对比今天完全不存在平等的关系,它是一个雇佣关系,所以顾客和店员的关系,他是一个买卖,但是店员和顾客不是个平等关系,他是被老板强迫他满脸笑容,你看你到商店去到这个宾馆去,人家一进门好几个穿的这个漂亮的衣服的姑娘,欢迎光临,欢迎驾到,然后你要走,给你说好多。全是客套全是空话,虚假的东西,唉但是有人就欣赏这个。所以两个没法比的,我觉得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