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什么不允许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我国当时的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什么样的关系?
哎你看,我就觉得斯大林有时挺奇怪的。他不允许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因为他认为这是生产资料。——但是生产资料包括的不光是拖拉机啊,你那个锄头、你那个犁、你那铁锹,也是生产工具啊——所以他呢,就是有点教条了。
毛泽东时代呢,就是在集体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这里边呢,他们的交换当然是通过商品交换啊。这商品交换里边,咱们上一次也谈到了。有些东西,它是不按照价值规律去进行的。也就说当时存在的这个剪刀差——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它的价值,那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它的价值。当然拖拉机呢,恐怕是按成本的,不存在剪刀差。但是轻工业品:布匹啊、油盐酱醋啊、锅碗瓢盆啊......这些东西呢,它的价格高于它的价值,通过这个来进行工业积累,所以这有商品生产。
但是即便是在国营经济的范围内、全民所有制的经济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但是除了这些必需品——这个粮食和衣服以外——其他的,收音机、手表、自行车——当时呢把这些东西作为奢侈品啊。奢侈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这个收音机的价格、自行车的价格、手表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价值啊。三大件这样呢,就把那些工资比较高的啊——知识分子也好、干部也好、这个高级工人(八级工资的)——这些人呢,一方面给他们高薪;另一方面呢,又给他们高额的......这个等于是高额税收。就是你要买自行车,可以一手给你,给你高工资。但是你要买自行车,我要征高额的税;你要买手表,我征高额的税;你要买这个收音机之类的......
我不知道粮食是不是按价值规律的。就是说,农民卖粮食,那个价格低于它的价值。但是工人买粮食,那个粮食是不是等价交换的,我还得去考察啊。就说生活必需必需品,基本上按价值规律了啊。有可能高一些,有可能低一些。这个是次要的。但是凡不是生活必需品的,那都是价格要高于它的价值。特别有意思的是房地产啊,这个住房在毛泽东时代对工人来讲是非常非常廉价的,那个就是完全低于它的价值。
所以这里边呢,就有很多......就价值规律呢,它是通过另外一种现象表现出来。就是当时上次咱们讲了,就是城乡的二元结构这个差别。那么价值规律呢,就是国有经济、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这个交换里边没有按照价值规律。导致了人们想方设法,把户口变成城市户口。这就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代价。
但是城市人口,他的生活必需品——粮食布匹——基本上还是按价值规律的。所以这个都是有目的的去定价。故意违背价值规律,那么当然也会有代价。所以那个在90年代8090年代开始,把房地产变成一种商品,不再给福利房以后啊,那么房地产的价格就一直往上飘啊。所以呢,过去呢等于是几乎是免费提供住房,变成了一个高额税收。因为房地产的价格里边好像一半以上都是土地出让金了。各种税。所以它是地方财政的一个主要源泉。
所以大连那种不把这个生产资料给农民,给这个集体农庄,还是挺困惑的,有点教条吧。但是毛泽东时代,这一方面的商品交换除了这个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交换以外,工人作为这个商品的购买者——他还是有商品啊。所以粮食布匹、鞋还有就是生活用品——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它可以说是商品是可以等价交换吧。但是住房好像是远远低于它的价值。所以他没有完全按照价值规律啊。
那么所以有些地方属于补贴的,还有——当然大家知道教育完全是按需分配、医疗也是按需分配——所以医疗是非常便宜、教育非常便宜、住房是非常便宜,基本上是按需分配啊。所以有按需分配的部分,这么一想就知道了: 为什么住房那么便宜?因为它是按需分配的。
所以毛泽东时代的工人,他的生活品里边,有一部分是按需分配,有一部分的是这个呃按劳分配的。那么就是按商品生产的规律了。然后有一部分呢,就是高额税——就是三大件。所以可以看出来: 毛主席就是说工人、城市人呢,也是分三类。一类是按需分配的,基本上是免费的;一类是这个按劳分配的,就是商品;第三类呢,就是给高薪的人,一方面给他高工资,另一方面给他高额的税——左手把钱给你了,右手把钱拿回来了,又回笼了。
这是毛泽东时代处理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阳老师授权了吗
阳老师授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