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正义的天平没有倾斜。
这一次他们不是孤勇者。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11名硕士、博士摁下11个红手印联名举报导师中农大教授黄飞若。”在那份长长的125页材料中,图文并茂,十分详细罗列着黄飞若教授种种学术不端行为。
“包括抄袭论文、篡改数据、编造实验结果以及侵占科研经费....”
一个人要胆大到何种程度才敢如此?可谓触目惊心。
经校方查证,在已调查材料中所反映的包括图片、数据、结果上几乎吻合,初步判定黄飞若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并于1月19日通告中立即停止其校内所有职务工作。这一调查结果顺应了民心,没有辜负这11位勇士的血性。
早在1月16日该热文就上了热搜,仅仅3天,就将事实还原。
华中校方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节点给与了11未大学生强有力的支撑。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让他们失去毕业的机会,人生也会带着污点走向社会,这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显然校方非常清醒,而且长达125页的材料基本吻合陈述事实。
所以这是一次双向奔赴,不失偏颇的胜利。
我们从这11名勇士身上,看到了当代年轻人面对学术权阀不阿谀权贵、没有屈从、没有妥协、没有退缩的勇敢精神。也许在他们决定摁下手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做好了赌上自己学业,赌上未来美好前程的准备。
他们清楚一旦有失,后果一定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再三思忖,他们终究义无反顾,迈出那坚定的步伐。用他们的话说:这个世界本不需要傻子,但总有一些人在默默践行着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傻的事。但这一切都值得,因为总有人需要站在正义的最前面。
他们说,虽螳臂当车吾亦往矣。
他们其实也怕,但是这个世界需要光明照亮阴暗角落。也许,这点光亮算不得什么也无法和皓月争辉,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既是正义之剑亦是信念。
11位大学生有人说:如果只是为自身考虑,大可向学校反映情况,但考虑后来者我们斟酌再三,还是选择这种方式公开签名,现在到了考研学子选择导师的时候,更希望学弟学妹了解到真实情况。
正是这种大无畏,悍不畏死,殊命一搏的珍贵品质。
让我们见证了一次奇迹。
这一场胜利不仅为了他们自己,更是为后来者博出来一条康庄大道,为那些已经冒头的和即将冒头的人敲响了警钟,希望这样的警钟一直长鸣。
那么从整个过程来看,他们的行为挺惊险的可谓步步惊心。
公开显示这位黄飞若教授在学术界名望很高,系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现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任,曾重点支持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不论从简章还是个人履历,可谓相当绚丽。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学术精英,他所涉及的多篇沦文竟是复制粘贴,最终还被用作项目成果,纳入结题报道中。在他所带23名研究生中有17名涉及数据作假。
最终在虚假的成果下,黄教授名利双收获得令人羡慕的荣誉地位。
以及大量的科研经费和项目赞助。
若非这11名大学生发现,这件事能隐藏多久?又有多少大学生白白浪费青春敢怒不敢言犹未可知。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登上热搜后,1月18日有记者采访问他:是否属实?
黄飞若否认:学生所言非实。
“这三天我饱受精神折磨,上百人打我电话,我认真看了100多页材料也写了回复材料,但为学生考虑没在网上发出来。他们说的都是不实的,相信学校会给出一个客观的调查。”
学生表示:宁愿毕不了业,也要让真相让所有人看明白他的为人,坚决拒绝与这样的导师为伍,坚决保护学术圈的纯洁与公平,避免更多同学陷入沼泽泥泞。
1月19日校方发出通报,黄飞若最后的幻想也破灭了。
经查,125页上述材料基本属实,这等于宣布黄飞若的学术生涯结束,一旦证实成立那么他此前所有的学术研究都化成泡影。若是不成立,那这11位大学生就可能失去学位甚至信用破产,人生简历上留下污点。
幸运的是,校方调查不但迅速且客观。
所以这件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11为大学生为了公平正义,凭借一强热血为后来者也为自己打下了一片朗朗乾坤。他们的力量或许很薄弱,但却可以化成一粒种子深埋在大多数青年人的心里,将不阿谀权贵,不退缩、不畏惧的精神深深的烙印在灵魂里。
正是鲁迅所说,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亦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样的呐喊尤夏显珍贵,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站出来。即便有一个人也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正如罗翔老师说的:美德,是人类最稀缺的品质。
但我相信乌云总有散去的一天,勇敢的人会越来越多。
敢站出来说“不”的人也会更多。
这一场战役,11为勇士已经取得的第一步的胜利,不论这件事最终发展到哪一步,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勇气,终将为这个璀璨的世界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在关键时刻,是他们义无反顾。
是他们以自己勇气和前途,为后来点亮了明灯。
这样的11位有勇有血气的年轻人,他们值得我们为他们点个赞。
这个世界,太需要这样的人。
这个世界破破烂烂,却总有人在缝缝补补。
等待后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