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咻嘿咻,正在努力加载......

统计
  • 文章总数:1915 篇
  • 评论总数:2380 条
  • 分类总数:9 个
  • 最后更新:一天前

 

吃播有没有撑死了的?

阅读预计需要 10 分钟
首页 资讯 正文

01
这段时间,几乎全网的美食博主,都在挑战吃“8捆线面”。

而这个梗的由来,是源自一位,疑似因假吃而翻车的大胃王博主。

45350-8xxy7cyb97l.png

在视频中,她云淡风轻地煮了8捆线面,用4个超大的碗来装。

98147-hu4nypuqt5d.png

为了等线面繁殖,膨胀吸水,她在吃线面之前,先啃了3个玉米。

28221-8yno8tlp99g.png

吃4大碗线面的过程中,她还轻轻松松地消灭了5个馅饼、1份豆皮卷、15个包子、3个早餐卷饼、4个纸皮烧麦、1桶巨无霸牛奶。

吃完线面,你以为就完了吗?这还只是一顿简简单单的早餐。这位博主接下来的操作更逆天:

第二顿饭:吃了40只虾、1大碗油泼面、1大碗牛肉面、1大碗里面加了半只鸡的面、1瓶银耳羹、1大碗鸡杂面、1罐清补凉、1大碗肉末刀削面;1盘热干面、1盘南昌拌粉;

22726-rexi6hs3oja.png

宵夜是1大锅的部队火锅、1瓶芭乐果汁、1整块椰奶斑斓糕点、1整块燕麦糕、19个拇指生煎包、3块大月饼+3块小月饼、3块奶豆腐月饼、3个老奶油面包。

61000-cxaz5ivhham.png

多少人视频看着看着,就活生生地给看撑了。

一个普通成年人一星期都吃不完的饭量,是这位博主1天内的伙食。

84608-qblidh05dh7.png

有人复刻了这位博主的“8捆线面”套餐,请全办公室20个人来吃,结果根本吃不完。

93405-auqkkm2rb8.png

所有人都连连求饶,最后只能打包。

还有人请了7名壮汉来挑战,其中不乏体重190斤和280斤的,结果也是挑战失败。

92003-vyj0txqlaje.png

从中午吃到晚上,最后每个人都目光呆滞、生无可恋。

不光“8捆线面”套餐,这位博主还曾以一顿吃102个馒头、一天吃完以下食物而出圈。

93585-fci3hh2fbs4.png

不光能吃,她还吃不胖,每天从早吃到晚,体重还能一直保持在120斤左右。

自称一天大概能代谢掉几万大卡的热量,拉个肚子就能拉瘦6斤半。

37070-zlg2hko4km.png

84493-2vgovgqhpri.png

有很多粉丝相信了她的话,经常在评论区里诚心祈祷,希望能接她的“狂吃不胖、高代谢体质”。

92359-yp7w13tqkp.png

但很快,有网友发现,她的某个视频里,出现了疑似嚼吐后装食物的袋子。

60755-i6f3yuxv3z.png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她所谓的“大胃王”、“狂吃不胖”人设,有可能是靠着嚼吐+剪辑,炮制出来的。

44523-vlrl48oat2.png

42942-of0ahvw87pj.png

33588-m8lyr60r91c.png

而这种现象,在吃播界可谓是屡见不鲜:镜头前是狂吃不胖的大胃王人设;

镜头后,却是各种嚼吐、催吐,不光浪费了粮食,还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00127-cr47uwesvak.png

02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够毫无保留去信任的?

比如,之前就有博主爆料称,她朋友是mcn公司的,专门管母婴类账号。

54692-b2ij8m2gwt8.png

公司里那些母婴博主的小孩,原来全都不是自己生的,是签约了才出镜的。

有的博主账号突然换了个小孩,骗网友说是生二胎了,其实是上个小孩的签约到期了。

比如,有网友拍了一组穿着旗袍的写真照,发在社交平台上,结果被别人盗图编故事。

97492-asixiki9d3j.png

年纪轻轻的她,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别人的“奶奶”,底下评论区都在感慨:

“你奶奶也太好看了,放在现在会成为多少人的白月光。”

47248-7rh4bitttkt.png

同样离谱的,是一位23岁的留学生,因为穿了件传统中式服装拍照,就被当成了流量密码:

“靠颜值获得奶奶青睐的爷爷”。

92622-5hfksgiv393.png

比如,有位无业男子,在网上自称是“清华研究生”,正在考北大博士。

64335-1e19ui1oka7.png

经常晒出清华图书馆、食堂、教室的视频,吸引了百万粉丝。

然而,后续却因为非法售卖印有清华logo的笔记本、钢笔等文创产品,被判了3年。

75707-x1y97ol9xan.png

他的学生证,也是假造的,只为了能进清华园内,边拍视频边带货。

甚至,连很多人用来当作睡前解压的、引起极度舒适的“抠藤壶”视频,也是造假的。

无良网红,故意将海龟扔到水质很差的水里养,让它长出一身藤壶,抠了拍视频后再扔回去继续长,长好再抠。

98095-jwxxp5b5qxm.png

更恶劣的,甚至已经等不到藤壶自然长出了,直接用胶水给龟壳上粘田螺、珊瑚等东西。

22169-e041fy30sju.png

人为地去抠海龟身上的藤壶,不光容易给海龟造成各种伤口,还容易伤害到海龟背部的敏感神经。

67021-bffkx7wkfpw.png

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写道:“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

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造假、谣言、阴谋论、流量密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件事情。

03
2条建议,想要送给你。

①用林迪效应,来筛选信息。

所谓的林迪效应,出自纳西姆·塔勒布的著作《反脆弱》,指的是:

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消亡事物的预期剩余寿命会缩短,不会自然消亡事物则可能会延长。

什么意思呢?

美国纽约有家熟食店,叫作“林迪”,附近就有一家百老汇,很多演员都会在卸妆后,聚在林迪店里聊天。

他们对正在演出的剧目和其他演员评头论足,预测哪些剧目和演员,能持续演出更久。

他们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已经连演100多天的演出,总能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支持,再演100多天;已经演了200多天的,也能再演200多天。

同理,像《圣经》、《论语》这样的经典书籍,能够流传几千年,并且很有可能再流传几千年。

而很多噱头十足、炒作厉害的当下流行畅销书,则可能过段时间就无人问津、被历史淘汰。

时间就是最有效的过滤器,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出更有价值的事物。

我们可以用林迪效应,对泛滥的资讯、短视频保持警惕,主动过滤掉信息噪音。

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已经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思想、技术、作品,寻找和领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04
②尝试每天抽出一段固定时间,摆脱网络带来的过度刺激。

汤姆·摩尔在《唯有书籍》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未来,脱离数字媒介,可能是种奢侈。

只有特权阶级才能关闭邮件和社交媒体的通知,设置“暂不办公”的留言,进行数字戒断。

而底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

久而久之,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有时间脱离这种社会环境去读一本小说,将变得越发难以想象。

而在注意力涣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失去了什么:

长文阅读、沉浸式阅读或批判性阅读所要求的那种持久的注意力,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所以啊,趁现在还不晚,翻开一本纸质书,可能会渐渐变成一种微小的反抗之举:

无论多么短暂,都尝试去摆脱网络生活带来的持续的过度刺激。

愿我们,都能在真真假假的碎片化信息洪流中,保持阅读经典、适时抽离的能力。

共勉。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作者信息

awfuw
作者有点忙,还没写简介
TA的最新作品

为您推荐

    正在为您加载...

热门文章

最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