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395 篇
  • 评论总数:2648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昨天 09:22

所有独裁者,当其权力至高无上无人可制约时,他已迈向死亡

本文阅读需要 7 分钟
首页 资讯 正文

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社会评论家乔治·奥威尔曾写过一部名为《一九八四》的反极权主义经典名著,这部小说也成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让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他假想的未来社会当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也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生活陷入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后来,这部小说与《美丽新世界》、《我们》被并称为反乌托邦代表作,2015年,《一九八四》被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无独有偶,1940年上映的《大独裁者》也刻画了相同的剧情。《大独裁者》作为卓别林创作的第一部有声片,该片卓别林以希特勒为灵感,将电影主角“辛格尔”塑造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独裁者。

辛格尔和希特勒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比如身形瘦小、留着两撇小胡子,十分痛恨犹太人,对犹太人想方设法加以迫害。

当然,辛格尔的种种手段与残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掩盖自己的政治阴谋。

66656-wdc1uxplkal.png

辛格尔的目的和希特勒一样,就是统治世界,达成自己独裁的最终目标。因此,辛格尔在上台后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在此期间民不聊生,底层人民被折磨得怨声载道。

眼看群情激愤,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与焦点,他想起拿犹太人做挡箭牌。于是他激发民众对这个民族的敌意和仇恨,将矛盾嫁接到犹太人身上。

《大独裁者》中,辛格尔有着超强的政治手段和远见,因此他的阴谋没有被人识破,如愿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

虽然辛格尔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还是百密一疏。

由卓别林扮演的理发师查理,在逃亡时被辛格尔发现,由于查理的容貌和辛格尔极其相似,他被当成了元首,并被要求发表讲话。

查理在讲话中,面对台下的军队,说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台词:

“独裁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里夺去的权力终将归还人民。”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

所有独裁者,当其权力至高无上无人可制约时,他已迈向死亡。

事实上,不论是《一九八四》还是卓别林的电影,都指向了同一个思想观念“天下奉一人”。而这些,又和我国古代的“皇帝独裁”不谋而合。

在帝制的君主专制意识形态影响下,各类律法的制定和推行,都是为了彻底贯彻“独裁”的观念。一切制度的规定,也是为了保证“专制”的实现。

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此类例子数不胜数,就以教科书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例,他推行大刀阔斧推行郡县制,将军权、司法和财政全部归于中央,握在自己手中;实行官员任免制,不管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官员,全部由他一人任命或免职;严格奉行商鞅提出的“残民、弱民、穷民和愚民”政策。

这些举措看似造就了“大一统王朝”,甚至被誉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可是,如此“盛世”,如此“伟岸”的王朝,真的值得称颂吗?

不尽然。始皇帝这一行为,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天下奉一人”的专制魔咒。

31680-j702i8l2v4.png

后来数千年里,一切制度政策的出发点,都为保障“独裁”的根本目的。

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找到了适合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来到隋唐的三省六部与科举制,在此期间君主专制被进一步完善并系统化。

宋朝时,地方军事权被进一步收归中央所有,这也为宋朝军事的孱弱埋下了伏笔。

明朝,中央集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丞相制被废,权分六部,厂卫机构出世,加强思想控制,这也是政治、文化空前走向腐朽的开端。

清朝,君主专制可谓登峰造极,也是最为疯狂时期。雍正年间,伴随军机处的设立,皇权走向绝对,紧紧握于一人之手。

盛极必衰。

终于,1911年,随着武昌城内的一声枪响,“三民主义”彻底推翻了“天下奉一人”的君主专制。

但轮回的魔咒并未打破,后来民国的军阀们嘴上喊着“三民主义”,心里却还在做着“专制”梦。

回到历史的前夜,我们回顾几乎所有开国之君的誓言,会发现他们都在反复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前朝的“行暴秦之政,故失天下”。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