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混到今天这地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活该。
尤其是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在广大老百姓心里,在无数底层人民心中,人民日报已经很难代表人民了。
人民日报更像是久居庙堂之上的老者,满口都是大道理,心里未见真人民!
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伟人就已经对人民日报有过评论,可以说是批评。
1957年《人民日报》曾被毛主席称为二流报纸:
“《大公报》、《中国青年报》的理论水平高于《人民日报》及其它京津沪各报,值得深省改进。《人民日报》社论不涉及理论(辩证法、唯物论),足见头脑里没有理论的影子,所以该报只能算是第二流报纸。”
除此之外,毛主席其实在历史上曾多次痛批人民日报,其批评的次数与力度是非常罕见的,在1950年到1970年间,毛主席批人民日报不下几十次,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话语。
按理说,人民日报这几个大字就是他老人家亲笔题写的,为何伟人要批评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创刊的时间,甚至比建国时间都要早,它是1948年6月创刊。而且人民日报属于机关报,分量非常高。
很多重要文件,领导的决策和上层意识,都是通过这些官媒报道,无论是领导还是毛主席,自然对它充满期待。
可惜的是,人民日报并没有肩负起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
以往的事,我们不便追究,但是结合近些年来人民日报的种种行为,不免令人感到失望。
首先是空洞的鸡汤文,令人反感。
尤其是自媒体时代,鸡汤文盛行,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能抚慰心灵,安抚人心。可是大家都知道,葡萄糖吊瓶挂多了,就会形成抗体,自然就失效了。
鸡汤文也一样。人民日报的一些金句摘抄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嘲讽和反感。与其说是毒鸡汤,不如说是空洞无物、教条主义的说教。
其次是常识问题,令人失望。
人民日报一边号召大家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一边却不食五谷,指稻为麦。有人刻意美化辛酸,将苦难说成是美好的经历,将汗水描述成人生的珍贵阅历。可是说这话的人,真的经历过苦难?真的懂得汗水的苦涩?
人民日报将水稻说成小麦,不仅仅是常识的缺乏,更是远离人民群众的真实反应。
且不说没有农村生活基础的人不会分辨稻子和麦子,但至少作为一个比较权威的媒体,表达不应该有让人如此难堪的误解。
这样的错误会让人觉得可惜,毕竟任何一个人脱离了五谷杂粮,总会营养不良。
而指稻为麦的事并非孤立。
2022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5周年。但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推文却出现重大史实错误。这篇题为《85年前的今天,不能忘!》的文章写到,“1947年,刘胡兰被日军抓捕,她大义凛然、义正辞严,‘怕死不当共产党’”。
1945年日军就已经投降,为何1947年还有人被日军抓捕?
日本不是1945年就投降了吗?历史上杀害刘胡兰烈士的刽子手明明是国民党阎锡山部队。
网友调侃“人民日报这是把内部矛盾编成了中日矛盾”“日本人表示这锅我不背”“这是投降后加入国民党的日军干的”。
如果说这些错误属于工作态度问题,尚能接受,冰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惜的是,人民日报头顶着“人民”两字,心中理应想着人民。
比如前阵子张薇事件。
当川大的张薇以一己之力将整个川大推到人民的对立面后,多家企业齐声宣布将拒录川大的毕业生。
人民日报不从问题发生的根本方张薇和川大着手,却开始责问企业和群体,立马慷慨激昂地评论《为川大学生「贴标签」,只会将更多人才挡在门外》。人民日报大言不惭的写道:“人才不问出处,选才不拘一格。”
可是轮到他自己招聘的时候,却开始三六九等,毫不忌讳!
根据人民日报官网的公开招聘系统显示,招聘条件如下:
本科24岁以内,硕士27以内,博士以及海归35以内、本科和研究生都有四六级分数要求,低了不要。
招聘人才严格区分京源生跟非京源生、对待国内毕业的跟海归有不同年龄的规定,对英语也有分数要求。
好一个“人才不问出处,选才不拘一格”!你倒是做个表率啊!
人民群众最讨厌的就是陈词滥调、说假话、空话的媒体,可惜哪壶不开提哪壶,什么不行他最行!
“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多么好的金句!可惜的是,那些农民工二代、打工人三代的九零后、零零后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其实也难怪他们总是高高在上的指点江山,置身事外的指点迷津。
现在《人民日报》的记者大都是70、80后,甚至他们子子孙孙的90后、00后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继承了他们的衣钵。
他们没吃过五六十年代的苦,对社会底层的艰辛生活更没有亲身经历过,参加工作后大多是跟在各级领导们的屁股后面抓镜头、写文章,根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不愿意放下身段,更不能真正报道基层的现实生活。
也难怪,毛主席曾在1959年说:
“《人民日报》去年说了许多大话、假话,应该逐步转过来。自己过去立的菩萨,现在自己不要再拜了。”
希望头顶着“人民”的媒体,真的能够心中有人民,能为人民说几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