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都突然接到孩子电话,说学校放双休,让家长到学校接。
政策就是这样,一道金牌之后,急急如律令,让家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学校这是唱的哪一出?
从网上的消息来看,高中双休并不是个别地区的教育局长心血来潮,事实上,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开始实行双休了,没有任何的征兆。
郭德纲说: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不透风的裤子。
要我看,这坨憋在裤裆里许久的应试教育体系,随着双休的落实,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透风”时刻。
那今后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中阶段,还会继续透风,不断窜稀,排出宿便,拉到全身通畅神清气爽为止。
无敌后羿也是从山河四省残酷的应试体系下杀出来的,拼尽半生肾精,抱得一个末流211的胖美人,不指望自己飞黄腾达,但似乎毕生的功德在高考录取通知书拿到的那一刻起,便已经圆满了一半。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高考应试教育信奉的那一套内卷理论,还是一点没变。
你不学,有的是人学,你不考,有的是人考,这个大学你不上,有的是人上。
要学就拼命学,不学就滚蛋。
以前以为只有我梦回高考,差不多十年才走出来,想想都觉得自己可怜。
后来才知道很多人都有高考创伤后遗症,包括我的亲属、我身边的伙伴,可能这就是中国的学生吧。
都说高考改变人的一生,放在几十年前的确如此,高考可以为孩子们实现阶层跨越助力,可如今,尤其是在阶层早已固化的当下,从长远来看,严苛的应试教育体系带给人终身的精神创伤,需要日后更多的能量去愈合。
但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能量其实是守恒的,盈亏其实是同源的,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这块料,绝不是通过把孩子按在死板的教育体系下就能成就的。
这种背离里人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知,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少家长其实就在赌,赌自己的孩子不会成为那个代价。
但他们的孩子,注定成为代价。
如今,估计没多少人记得发生在2010年左右的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
流水线上被日夜剥削的工人们,如同失了智般,一个个的接连从高楼跃下。
他们感觉不到存在的意义,没有人爱,只有冷冰冰的机器和嗡鸣的噪音。
日复一日之下,神经开始衰弱,心理开始扭曲,在最灿烂的芳华岁月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工人们陆续跳楼的新闻被曝出后,富士康连夜在大楼的四周铺设了防坠落的铁网,让人无语凝噎。
吉他的弦,长时间紧绷,是会断的。
不指望能弹奏出什么动听的音符,至少不能还没弹几下就断了吧?
人这个玩意,韧性其实很强的,任你怎么拨弄,哪怕是损耗了99.99%,只要不断就能凑合用,可一旦你断了,就彻底废了。
无敌后羿举富士康连环跳楼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体系,正如同当年的血汗工厂一样,正在疯狂压榨着少年们最后的精神意志。
跳楼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当下AI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里 ,难道我们真的不要反思一下,这么卷逼迫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实话实说,真不想学的你再怎么逼他补课也没用。哪怕上课到晚上10点人家也是躲在后排看小说玩手机混到10点。真正会被逼死的都是真想好好学的。这些跳楼学生的痛苦90%是家长给的,5%来自同学和自身的无能。
前些天,我附近一所中学有个小孩跳楼了,留遗书说学习压力太大了,天天往死里学又不出成绩,但跳楼的新闻被学校压得没有一点动静。
一个县城跳1个,全国就是3000多个;跳10个,就是30000多个。
现在一年出生人口才800多万,再增长下去人口得负增长了。
说句难听的话,小学的时候孩子没了,家长悲痛几年再生一个;孩子高中没了,这个家庭大概率完了,两个没有软肋的父母,对社会维稳来说就是两颗定时炸弹。
这种情况多了,年轻人面对各种催生,一句话封死:“生孩子有什么用?养到高中就跳了”。
就我们这边两个高中的高三加起来才六百人的学校,平均每年都能有几个“飞人”和自寻解脱的,抑郁休学的,进医院的就更多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问题。
我亲戚之前在一个人口50万的小县城急诊工作一年,跳楼的学生就有去年7个。
所有人都在指责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差,动不动就跳楼,却从来没有人反思过自己。
整个社会的运作,就像富士康拦下的那张可笑又可怖的防坠网。
没有人指责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没有人告诉河南考生,即便是和北京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的终点也并不相同……
当种种的不公平,最终通过应试教育这一套体系传导到学生身上的时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有人在网上抱怨黄冈中学的严厉,控诉衡水中学的冰冷,但我很清楚,这个教育内卷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学校领导层主导的,是全社会的疯狂,这根本不是改政策能改好。
最理想的情况下,强硬改掉政策,同时就业市场回暖,硬挺五十年,迭代掉几代人,情况才会真正变好。
但这对于中间注定被牺牲掉的几代人来说,真的太残酷了。
休吧,没头没脑的休,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
至少在开会的这段期间给我搂住别跳,该睡觉的睡觉,该打游戏的打游戏,过了这几天,这帮毛孩子就是从珠穆朗玛峰上跳下来,咱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写这些,其实也都是气话。
谁都知道现在的学生苦,可总还有些脑残,堵到学生耳边念紧箍咒:
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
还是刚刚上面说的,脑残家长的这些紧箍咒,对于差生来说就是耳旁风,可对于那些较真有些“理想”有些“追求”的乖孩子来说,没准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首来时路,无敌后羿心疼曾经的自己,展望将来,我发誓绝不再让自己的孩子在这套可恶的教育选拔机制下重蹈覆辙。
我已经做好了我的孩子成绩倒数的心理准备,但我更希望的,是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而不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在书山题海的包围中丧失对于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文字是苍白的,但生命有冷暖,人间有温度,唯愿莘莘学子在这片土地上,在最美好的年华,学会爱生活,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