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841 篇
  • 评论总数:2879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13小时前
辰语AI

一场资本狂欢下的“合法剥削”

本文阅读需要 7 分钟
首页 社会,观点 正文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庞大版图中,劳务派遣如同一块暗斑,看似是灵活用工的润滑剂,实则是资本与权力合谋下的制度性陷阱。从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到公立学校的讲台,从煤矿井下的高危岗位到医院的护士站,这场以“灵活”为名的游戏,正在将6000万劳动者推向权益的荒漠。

劳务派遣的初衷本是解决临时性用工需求,却在实践中异化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工具。《劳动合同法》规定派遣仅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但现实却是一线生产、长期服务甚至核心技术岗位被大量外包。可口可乐装瓶厂在旺季派遣工比例高达90%,月工时突破330小时,工资却低于最低标准;山西省煤矿井下曾充斥派遣工,其岗位危险性明显违背“三性”原则,直到政府强制清退才有所收敛。这种制度性越界,让劳动者成为随时可弃的“人形共享零件”。

更荒诞的是,派遣制甚至蔓延至教育领域。一些高校后勤整体外包,劳务派遣甚至连教师也不倒外!2025年郑州、太原等地大规模招聘派遣教师,寒窗苦读的毕业生沦为“教育临时工”,与保洁、保安共享“二等公民”标签。苏州某中学一边以50万年薪招聘名校博士,另一边却以不足3000元的月薪雇佣派遣教师。知识的尊严在资本面前碎了一地。

v2-432b1aa2db80ae54c3d53922f1953620_1440w.jpg

派遣工工资普遍仅为正式工的70%,有些地方甚至只有40%。社保缴纳率更低,维权更是艰难,在劳务派遣泛滥的当今,底层老百姓生存状态日益堪忧,某服装厂派遣工许某某等人被迫离职时,连经济补偿金都需通过法律援助才艰难争取。

劳务派遣本质是企业将用工成本转嫁给劳动者与社会。派遣工往往被排除在晋升体系之外。正如一名电子厂工人自嘲:“干十年还是拧螺丝,组长永远是正式工的专利。”医院护士“被派遣”后,不仅职称评定无门,连医疗事故责任都可能被推给个人。职业尊严在制度性歧视中荡然无存。

在当前劳务派遣制度下,企业与派遣公司互相推诿赔偿责任的案例屡见不鲜;某医院300名护士“被派遣”后,院方竟称“签合同是为帮她们投保”,却对职业风险避而不谈。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沦为资本博弈的筹码。

我们的国企,领导们高高在上,拿着几十万至上百万的年薪,而下面员工却拿着最低工资,连加工费都要抽20%的血,还要员工讲奉献,比万恶的资本家还要恶劣。连马斯克都看不下去,发文让特斯拉工厂高管善待中国员工,但即是如此,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员工薪资福利也远高于国内企业员工。

v2-445aff5f857b42d187c2b594761cbc58_1440w.jpg

我一向尊敬的民族企业家曹德旺居然联合多家企业,劝马斯克给员工降薪,让人大开眼界。我们的社会怎么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就在于没有属于劳动者的真正的工会!面对权利的泛滥,面对资本的任性,劳动者无力应对,只能在新的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地负重前行!

劳务派遣的泛滥其实社会肌体的慢性中毒,是不可逆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劳务派遣如同一剂春药。短期看,可以降低企业费用,产品成本,增强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但长期必将引发更深层的社会危机,加剧社会分裂。 当劳动者发现勤勉工作换不来尊严,躺平与对抗情绪将加剧。2024年新沂中学派遣教师遭无故辞退引发的抗议,正是矛盾激化的预演。

v2-3afdc3a17c2203bc5f3bb159133c0b20_1440w.jpg

更危险的是,这种制度正在制造代际贫困。某派遣工子女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每天工作12小时,却买不起我想要的画笔。”不敢想象,这个会发生在当代中国!在自然界中,为了生存,连动物一天也不会觅食十几个小时!

在当前中国,当劳动己无法改变命运,劳务派遣疯狂生长,社会流动的通道被彻底锈死后。社会将会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泛滥的权力和贪婪的资本将进一步割裂整个社会。当GDP数字的光鲜需要以6000万人“职场裸奔”为代价,这种增长注定难以持续。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它的GDP有多高,不在于它拥有多少亿万富翁,而在于它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如何对待最普通的劳动者!重建劳动尊严,不是慈善施舍,而是对基本人性的回归——毕竟,我们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教师不敢教书、护士害怕扎针、矿工命如草芥的世界。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