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个“白天开网约车,晚上5点半到9点半送外卖,平时有订单就去推销和安装卫浴,一个人打3份工”的故事。
故事末尾,他“感谢政府的好政策,3月份工作收入稳定,而且都受到法律保护”。看完我足足沉默了10分钟,脑子一片空白。
他确实很努力,很向上,很励志,但当人民日报都在鼓励一天打三份工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老百姓的苦日子已经来了。
写到这时,我正在给小伙伴改稿,她突然讲到,前阵子去应聘一个新媒体运营岗,对方要求会文案,会剪辑,早8点30上班,晚5点30下班,单休。
乍一看挺合适的,可细聊后才知道,一个月工资才3000块图片
真的太吓人,好想问一句:现在工资都已经低到这么离谱了吗?
01.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
坦白讲,我现在就属于“1天打3份工”的状态。我得做账号,得接稿子,得接代运营,但凡我少努力一点,就少赚一份钱。
而且说来惭愧,每次有人问我干什么工作时,我都挺不好意思的,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写作赚钱”这件事。
毕竟在很多人眼中,自媒体等于不务正业。
这期间,也有好多亲戚劝我,与其在网上瞎折腾,不如随便找份3000多的工作,能兼顾家庭就挺不错。我拒绝后,他们大多说一句“书白读了”。
是呀,在他们眼中,我就是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舍不下那点体面。但如果寒窗苦读10多年,为的就是做一份人人都可以的工作。
为什么我还要这么辛苦地走这么长的路呢?
读书,上大学的意义又在哪里?
02.更多的是心有不甘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学校要交一笔费用,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00多块,我不知道怎么向妈妈开口,因为家里实在是没钱了。
我就在那来回踱步,妈妈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出去借钱,等她把钱交到我手里,就全是一块一块,然后还有好几张几毛钱的。
所以,不是我们放不下面子,不是我们眼高手低,而是我们不甘心。
我们介意的不是去拧螺丝,而是这身长衫,是父母一生拧螺丝换来的。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努力,还有父母的期盼。
从小就有无数道理在讲,读书能改变命运。
于是我们拼了命地学习,为的就是走出农村,不再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的贫苦。但10多年的努力,等到的却是大厂裁员、行业内卷,中年失业…
这叫我们如何甘心呀!
03.读书的意义从不是那份“体面”
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是我们的努力本身就没有意义吗?还是我们把“读书”过于功利化了?
这几天我在读《苏东坡传》,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学大家,他也曾有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但在官场失意,被贬黄州、远赴岭南时,面对命运无常,他也只是淡然处之,感慨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超然和坚韧,正是读书的力量。
我想,读书的意义,也许从来不是赚多少钱,得到什么体面的工作。
它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它不仅教会我们知识,还塑造了我们的韧性。
是哪怕遭受生活一次次重击,读书也能帮我们埋下希望种子,让我们能在低谷中找到向上的勇气。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真的很残酷,有人拼命打三份工,白天黑夜不停歇,为的就是那一口饭。而有人四处奔波,却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更荒唐的是,越是努力,越觉得前路漫漫。
生活像是一场无尽的拉锯战,拼的不是才华,不是能力,而是看谁能扛得更久,谁能熬得过去。
愿你在这场与生活的较量中,带着不甘与勇气,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