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2508 篇
  • 评论总数:2803 条
  • 分类总数:18 个
  • 最后更新:3天前

下午察:汝州疾控41人清退背后的考编“萝卜坑”

本文阅读需要 11 分钟
首页 社会 正文

m0g6vp7a.png

河南省汝州市疾控中心41人“考编上岸”,孰料,在这批人都已经被分配到各科室各就各位后,忽然收到被集体清退的通知,引起舆论哗然。

事缘汝州人才交流中心今年2月对上述41名拟聘人员进行公示期间,有关部门陆续收到举报,反映此次招聘存在违规违纪问题。

当地官方展开调查后,于8月17日通报,称招聘的确在程序上存在问题,违反了人社部门有关招聘规定,故招聘方案无效,结果予以作废。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分。

但这一纸通报并没有解释具体出了什么问题,也难以平息社会的质疑。

中国官媒人民网星期一(8月19日)在题为“四问汝州,如何善后”的评论文章中质问,“一场涉及数十人切实利益的公开招聘,说无效就无效,说作废就作废,究竟是什么原因?”

文章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是,此次招聘的41人,有13名是社会应聘者,其余28名则都是汝州市疾控中心原非在编职工,有“萝卜招聘”之嫌。

据大皖新闻报道,一份盖有汝州市卫健委印章、落款时间为7月30日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图片显示,汝州市在公开招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过程中,存在为内部考生量身定做报考资格条件,也未将招聘方案上报,擅自变更资格条件却未向社会发布补充公告等问题,进一步引来“萝卜坑”的质疑。

前述人民网文章追问,清退之后,如何给这41人一个交代?尤其对于其中13名社会应聘者来说,损失如何弥补?

中国官媒光明网星期三(8月21日)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41人清退后还需要更多说明,到底多少人直接涉及“内部照顾”“萝卜招聘”,多少人是完全“无辜”的,该一五一十查清楚。

对于如何“善后”的问题,上游新闻星期四(8月22日)在最新报道中引述知情人士称,目前已协调出一些非事业单位编制工作岗位,供招聘单位和解聘人员双向选择。调查工作目前仍在进行。

考编中的“萝卜坑”?

汝州疾控此次招聘是否属于“萝卜坑”还未有定论,但“萝卜坑”在中国考编中可谓屡见不鲜。

考编指的是参加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编制考试,通过考试后获得相应的编制岗位。 编制岗位通常具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相对优厚的福利待遇,因此吸引了大量求职者。

萝卜坑顾名思义,就是拔萝卜留下来的坑,是从俗语“一个萝卜一个坑”衍生而来。在考编语境中,萝卜坑就是因人设岗,招聘中已经被内定的职位,公开招聘很可能只是走形式,实际上已经有内部“萝卜”在这个“坑”里了。

根据中国网民的总结,国企或事业单位的小型招聘考试往往是“萝卜坑”重灾区,尤其是只招一两个人的考试,因为这些考试关注度较低,操作空间相对较大。

此外,某个岗位的招聘条件与岗位职责相差甚远,或者对某一项证书、某一个技能有十分苛刻的要求,而这种技能和岗位职责很难挂钩,则是“萝卜坑”的突出特征之一。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今年5月11日拟招聘卷烟部客户经理岗七人,其中云岩区局和南明区局的分公司要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相关专业”,并备注“特长生,具有篮球或足球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资格者优先”,就引发了网民对“萝卜坑”的质疑。

m0g6w97z.png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招聘卷烟部客户经理岗七人,其中云岩区局和南明区局的分公司要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相关专业”,并备注“具有篮球或足球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资格者优先”,引发网民对“萝卜坑”的质疑。(路透社)

贵州烟草局工作人员8月2日回应称,“这是企业当时根据实际的岗位需要,自主确定的人才需求”。但具体是什么需求,工作人员没有说明。

这并不是贵州烟草局首次陷入“萝卜坑”争议。早在2021年,同样是云岩区局和南明区局分公司的客户经理岗位上,就分别录用了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

河南省监狱系统本月公示2024年公务员拟录取名单中,出现了一名18岁和一名19岁的考生,也引发网民对“萝卜坑”的怀疑,“18岁考生上岸”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河南省监狱管理局8月16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在审核过程中,对这名18岁考生的出生年月存疑,决定不予录用。

此外,中国央企中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6月初公布的名单中,拟录取人选为两名非985、211(中国非常好的一批大学)本科生,而递补人选名单中却不乏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类海外名校的硕士生。这样的反差,也被网民质疑是“萝卜招聘”,并登上微博热搜。 

萝卜坑和“烟三代”

中国互联网此前用“(石)油三代、烟(草)三代、电(力)三代”来形容编制的世袭,即在烟草、银行、中石化、中石油、电力等资源垄断部门,长期存在“子承父业”,甚至从爷爷干到孙子的情况。

m0g6wryo.png

中国网民用“油三代”来形容在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部门长期存在编制世袭的情况。(路透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16年曾发文细数,“近亲繁殖”“裙带关系”情况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电力、烟草等国企。文章还以工行为例,指出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

这些行业部门不仅工作稳定、旱涝保收,还因为资源垄断、利润巨大,被普遍认为是高收入和高福利的象征,因此既是广大毕业生望眼欲穿的香饽饽,也是内部员工希望留给自己人的肥差。

去年,山东、山西、深圳等多地烟草专卖局或烟草公司在招聘公告中要求,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得应聘领导成员的单位系统的岗位。

“多地烟草局规定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相关词条当时也登上微博热搜。实际上,“三代血亲不得应聘”的公告并不是新的规定。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发文建立了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制度。

但这项2019年的规定却在去年冲上热搜,从侧面反映出,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网民对“油三代、烟三代”们的编制世袭越来越厌恶和不满。

在明文规定下,这些部门都主动回避了三代直系亲属的招聘,却采用了更隐蔽的方式进行近亲繁殖:本单位不录用,那就在这些垄断机构中相互交叉录用,于是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萝卜坑”。

正如中国官媒批评的那样,“萝卜坑”严重损害了就业公平,还引发权力寻租、裙带关系等深层次问题,并进一步导致这类招聘公信力的下降。

但问题仅仅在于“萝卜坑”本身吗?这些机构为何会想方设法给自己人占坑?这些坑位背后有多少公共资源可以支配?多少特权可以利用?多少不当利益可以获取?这些恐怕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UP主创作不易,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

热门文章